月映大江 作品

第158章 贼公贼婆,珠联璧合(第2页)

 “一来一回,十来天,足够了!”

 小太监来财:无言以对中。

 做事去吧!

 除了做事,你还能干什么?

 你呀,就是做事的命啦!

 …………

 与长安城一样,洛阳城也是依据横平竖直的规则建立了紧密的里坊制度,多达百万的居民就这样被被妥善安排在各个方格框框里。

 一切都井然有序。

 要说不同之处,大约就是洛阳城有一条洛水,穿城而过。所以,这里的里坊建设,无法严格遵守长安城的那种规整的全部方形。

 伴随着洛阳日益发展,这里的里坊,如今也是越来越热闹了,许多达官贵人在洛阳的里坊当中,也有装修豪华,占地广大的庭院。

 甚至,还因为这里的人口没有长安那么密集,建筑物的底子没有那么多,这些大官,提前布局,基本上是人手一座奢华大宅。

 美滋滋。

 比如,我们出自赵郡李氏的吏部尚书,李敬玄。

 什么什么?

 我们李尚书竟然是出自赵郡李氏?

 这不也是五姓七家里的一大宗吗?

 说起来,这赵郡李氏还有一个为人称道的传承,那就是颜值可高。

 从北朝时期开始,江湖上就流传着赵郡李氏出美人的传说。

 最有名气的赵郡李氏的美人,大约就是出自赵郡李氏东祖的北齐皇后,李祖娥了!

 那么,这样看来,我们李敬玄尚书也该是生的一副堂堂的相貌了!

 但是,似乎,我们并没有从李敬玄的这张脸和这副身段上,看出他有任何的美人遗存。

 难道,是赵郡李氏的美貌魔法到了李敬玄这里,就失去了效用,还是……

 咳咳!

 那还不是因为我们李尚书他从头到尾,就是一个冒牌货嘛!

 啥赵郡李氏啊!

 那根本就是个造假的,真实的李敬玄,出自亳州樵县,根本和赵郡相隔十万八千里。

 而现在,对外李尚书确实是出自赵郡李氏的,而他对外这样介绍自己的时候,那些正宗的赵郡李氏人也不会提出任何意义。

 因为,他们已经联宗了嘛。

 所谓联宗,也是大世家为了扩充自身实力的一种很有效用的做法,说白了,就是把八竿子打不着的同姓人通过族谱都算作是一个宗族的人。

 很多人都很欢迎这样的做法。

 对于被连到宗里的人来说,他们当然是十分渴望可以成功联宗的。

 在这个重视世家出身的时代,能够有一个五姓七家的名号打出去,那可是无上的荣耀!

 对于那些大世家的正经宗族,虽然有的时候也对这样的联宗行为不满。但是,等到正式联宗的时候,他们也不会拒绝。

 难道,你们以为能够兴旺几百年的大家族,都是傻瓜吗?

 会无利也起早吗?

 能够被世家看重联姻的人,都是对他们这些家族有大用处的。

 比如李敬玄这样的,本来已经得到了中书令马周的推荐,成为了官场上一位冉冉升起的新星。

 一眼就可以看出,日后,李敬玄一定可以官居高品。

 既是如此,把李敬玄引入我们赵郡李氏也算是大大的增强了我族的力量。

 这样双方都能得利的好事,当然是一拍即合了。

 于是,李敬玄李尚书,就算是成为了赵郡李氏的正式一员。

 而现在,李敬玄李尚书,就在他德立坊的大宅子里悠闲的躺着,懒懒散散的。

 “狄公,我好想做一块幸福的烂泥啊!”

 别人都有占地数顷的大豪宅,而有的人呢,不但没有巨型豪宅,甚至,到了必须要到洛阳随驾的时候,他竟然没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宅院,可供居住。

 虽说天后对狄公非常爱重,早就已经说了可以随驾住在宫里,但是,天后爱狄公,狄公却不爱天后啊!

 邀请一出,狄仁杰就摇头回绝,正好这个时候一同随行的李敬玄倾情邀请,狄仁杰也就跟着他住到了德立坊。

 自从和李敬玄住在一起,狄仁杰也算是开了眼界了。

 “李尚书如今已经距离宰相之位一步之遥,又何至于如此沮丧?”

 哈!

 哈哈哈!

 “怀英兄你是越来越有意思了,你可知道,若是换个人,我是绝对不会让你说出这样的话来的!”

 狄怀英有意思,李尚书的有意思程度,也不遑多让,狄怀英是那种随随便便说话的人吗?

 还不是知道你不会生气,所以才大胆说出来的吗?

 狄仁杰仍然笑着:“李尚书,难道,我说的不对吗?”

 “依我看,李尚书的仕途已经是颇为通畅,当宰相是迟早的事,不必太过忧虑。”

 实际上,李敬玄的沮丧几乎是显而易见的。

 他和狄仁杰之前连熟悉都算不上,也就是因为这一次同行洛阳,走的才算是近了些。

 狄仁杰在李府住了几天,虽然李敬玄表面上看起来还挺兴奋的,写诗,吟诵,每一个都没有落下。

 可是,狄仁杰还是看出,李敬玄心里有一个大大的结。

 李敬玄长长的叹了口气,一脸无奈。

 “狄公既然提起,我也就不避讳了,你当我是为什么忧虑?”

 “人啊,从来都是不患寡而患不均。”

 一句话,可以说是道尽了李敬玄,甚至是许多朝廷大官的心酸。

 “你可知道,孝敬皇帝还活着的时候,我们几个人的官位明明是相仿的,甚至,我还在他们之前,可现在,他们都做了宰相,只有我,唯独把我落下,这是什么意思?”

 “狄公,你是天后身边的红人,你来参详看看,我到底是哪里得罪天后了?”

 李敬玄这一张嘴,狄仁杰就为他瘪了一把汗。

 这位大兄弟,实在是太悬了!

 他的这个主要矛盾,从来就没有搞对过啊!

 “李尚书,你能收留我住在你家,狄某感激不尽,既然李尚书问到,我也不妨说几句。”

 “李尚书若是苦于不能往上走,那就应该把不能升官的缘由弄清楚才是。”

 “对啊!”

 “怀英,我等的就是这个!”李敬玄一拍大腿,顿时就清醒了!

 他早就看出,狄仁杰头脑精明又善于人际关系,特别会揣测上意,看来,这一次他的投资算是投对了!

 “快来说说看,我到底哪里做得不对?”

 狄仁杰抚了抚胡须,眼睛微眯,看起来真的是一副高深莫测的样子。李敬玄这一看就知道:没错了!

 稳了!

 “李尚书,我若是记得没错,你得罪的是圣人,不是天后吧!”

 李敬玄:呆滞中……

 晴天霹雳啊!

 好像空中有一道闪电,突然划过,一位道长,从乌云的边缘穿过,他得道飞升,却降下了一道惊雷。

 咔嚓一下!

 正好落到了我们李尚书的头上!

 “所以,你是说,以圣人的胸襟,竟然有可能因为我曾经开罪过他,就不给我升官,故意忽略我?”

 “不会吧!”

 “我一直以为是天后……”

 狄仁杰真是无语了。

 像他这样的局外人都看得清清楚楚,李敬玄身在局中,怎么可能完全都没有知觉呢?

 “李尚书,你仔细想一想,东宫的太子宾客是谁选的?”

 “后来,几位朝廷重臣加了同中书门下三品,又是谁降下的旨意?”

 回忆,一个接着一个的汹涌的向着裴侍郎的头脑袭来。

 一次是天皇!

 又一次,又是天皇!

 每一次,都是天皇!

 李敬玄彻底清醒了,原来,李治居然还在记仇!

 那仇恨是从何而来?

 只能是上一次为了解脱太子的嫌疑,私自派人到慈州去调查杞王的事!

 啊啊啊!

 但凡是想起这件事来,李敬玄就吃不下饭,睡不着觉,浑身都不舒服!

 在这个事件当中,有那么几个主要人物。

 太子,现在立下了赫赫战功,虽然屡次在危险边缘行走,可现在也是毫发未损。

 继续美美做太子。

 而杞王,这就更不用说了。

 白捞了一次公费旅游,在长安白白呆了好几个月,吃喝玩乐全都搞齐全了,最后呢?

 屁股一拍,就回到慈州了!

 你猜怎么着,也照样是毛都没有伤到一点!

 唯一受到此事波及的,竟然只有李敬玄!

 上一次,提拔太子宾客的时候,李敬玄已经被打击了一次,李敬玄原本以为,被那样打压了一场,而后,李治在对待他的时候,却又看不出什么区别对待。

 这让李敬玄就理所当然的认为,这一页算是翻过去了!

 现在想来,还是他太单纯啊!

 竟然被李治这个老xx给蒙蔽了!

 “多谢狄卿点拨!”

 “我知道该怎么做了?”

 李敬玄攘袖切齿,满脸都是恨恨的表情。

 狄仁杰不得不质疑,这位老哥,他真的知道该怎么做吗?

 这要是给指引了错误的方向,让他办错了事,岂不是罪过大了吗?

 狄仁杰忽然感觉,心中平添了一份压力。

 他只是想要办好事,可不想害人啊!

 “李尚书,其实,这不过是我的一家之言,也不能作准的。”

 狄仁杰想要尝试把泼出去的水收回来,可惜,李敬玄已经准备一条路走到黑了!

 “怀英,不必多言!”

 “老夫自有计较!”

 “过两日面见圣人天后的时候,自会见分晓,你就别再操心了!”

 “所有的事,都是我一人做事一人当,不会牵连到你的!”

 啊……

 这……

 狄仁杰还想再补充几句,怎奈的,李敬玄已经不再提供给他耳朵了,他大袖甩开就向着自己的厢房走去。

 空留狄公,在他的身后,唉唉叹气。

 砸锅啦!

 眼看就要砸锅啦!

 想我狄怀英,一向为人坦荡,做事既谨慎又大胆,入朝为官以来,从来就没有出现过任何的纰漏差池。

 可现在,却怎么变成了这副样子?

 到底是哪里出了错?

 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

 狄公,想不明白的事情,最好就不要认真去想。

 你要还是执着去想,结果就只能有一个。

 那就是,一个神秘人物会迅速向你靠近,告诉你,一切的一切,都和那个男人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而那个男人,现在就在长安城,等着你……

 等着你哦!

 …………

 深秋已过,今天是立冬节气。

 虽然天气还并不是很寒冷,但是,李治已经换上了厚重的袍服,把自己包裹的暖暖和和的。

 与他相比,明明年纪还要大上三岁的天后武媚娘就要显得轻健多了。

 天后还没有换续了内衬的厚衣衫,但是呢,天后也不是那种要想俏,一身素的人。

 她虽然爱美,却也知道分寸。

 如今,天后也已经年近花甲,就算是身体素质好,也经不起太大的折腾。

 于是,为了既保持身体轻便,又能够维持良好的保暖效果,天后把一贯最喜欢的火红石榴裙都给放弃了。

 改换了一身劲装胡服。

 还是带着大翻领的。

 天后梳了个利落的低髻,一身湖蓝色的胡服,在这有些肃杀萧索的初冬之日,看起来更有几分凛冽清俏的意味。

 每每看到媚娘如此精神奋发的样子,李治就不由自主的羡慕起来。

 哎!

 求人,不如求己啊!

 再羡慕,这好身板也不会落到朕的身上,多么心酸,多么遗憾。

 “圣人今日好兴致啊!”

 “竟然起的这么早!”

 武媚娘一开篇,便直指要害,要知道,天皇之所以喜欢到东都来游玩,究其根本也是想要偷懒嘛。

 在长安,你就算是再懒惰,朝廷上的大臣再尽心尽力,你作为大唐帝国的皇帝陛下,该开的朝会,你也得开。

 该主持的会议,你也得主持。

 你得撑住啊!

 而这些规定范围内的动作,对于李治来说,都算是苦役,他也并不是病入膏肓起不来床的那种纯纯的重病者。

 可是,因为身体不好,经常没有精神,没有力气,也是常态。

 所以,为了躲开繁重的朝务,经常到洛阳来转悠,就是一个最好的托词。

 东西两都的建设模式,让天皇天后经常游走于东都洛阳,成为了一件完全名正言顺的事。

 就算大臣们心里有怨言,嘴上也不敢说出来。

 在东都,凡是朝廷大事,李治也是需要知晓的。

 但是,这种形式都是很松散的了,李治只需要听一听事件描述,和几位朝廷重臣商议一下,就可以发出旨意。

 实际上,这才是他最喜欢的议政模式。

 作为一位曾经的雄图伟略的皇帝,李治当然不是个懒惰庸碌的人,但他也没有那么的勤快。

 他为人灵活,变通也多。现在这样不是很好吗?

 干什么非要逼着李治每天都支棱着去主持朝会?很辛苦的好不好!

 武媚娘迎着冷风走过来,李治很自然的就牵上了他的手,帝后相携,走在陶光园幽深的湖水边。

 而在他们的身后,一群大臣也在他们身后缓缓跟随。

 在他们中间,有一位大臣,正眼神闪烁着,打算开大。

 “李尚书,你是不是有什么要事要禀报?”

 啊……

 这!

 李敬玄登时定在那里,连动都不敢动。

 这是什么情况?

 我还没有搞事,天皇就看出来了?

 不是吧!

 李敬玄摸摸脑门,生怕早晨起来是刻着字出门的。

 “李尚书,有话就直说。”

 “何必犹豫?”武媚娘也笑着看他,弄得老李更加不尴不尬了。

 “敬玄,你的心事朕都明白,自从没有坐上宰相,你就郁郁寡欢,不过,你都已经是吏部尚书,官位显达,也不至于嘛。”

 呵呵!

 多么有意思的一件事,造成李敬玄官位一直原地踏步的人是谁?

 还不就是眼前的这个男人?

 他竟然还好意思提!

 李敬玄忽然回忆起狄仁杰说过的话,再看身旁的狄少卿,也是一副努力憋笑的模样。

 他就全都明白了。

 皇帝陛下确实是恨他入骨啊!

 要不然也不会用他心中的那根刺使劲的刺他!

 好吧!

 既是如此,他也不能继续这样沉沦了。

 不就是个宰相吗?

 他就还不信了,他就真的搏不到!

 “启禀圣人,新罗国主金敬信又有国书传来,他说他是诚心诚意想要和大唐议和的。”

 “期望大唐可以摒弃前嫌,重修旧好,开放贸易,允许新罗师团前往大唐朝贡。”

 “金敬信?”

 “又是他?”

 你看,圣人则一开腔就透着十分的不高兴。

 裴炎就知道,这件事,妥了!

 “确实如此。”

 “圣人也知道,此前,他已经数次送来消息,希望可以和大唐恢复关系,也愿意臣服大唐。”

 “他愿意,朕还不愿意呢!”

 “他以为他是什么人?”

 “朕岂会听他的指挥!”李治大袖拂开,立刻从偷懒游玩状态,转换到了正经办公状态。

 “他以为,他做低伏小,装成卑微的样子,朕就会被他说服?”

 “他以为,朕不知道他藏着什么样的心思?”

 “他不就是想用这种方式逼朕同意吗?”

 这就是以退为进的战术,作为反复无常的代表,金敬信对这一套也是熟悉的很。

 看似是卑微求和,似乎是等待着天朝大国的垂怜,但实际上呢,在对方并没有这个心意的时候,反复的,频繁的提出请求,这本身就是一种战术。

 就是要用这种低姿态,持续的给你压力,你可是大国,你可是威武的大唐!

 我都已经如此卑微,如此可怜了,你竟然还不答应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