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映大江 作品

第159章 太子和明崇俨联手制火药?

 金敬信会理所当然的这样想:我天天认错,你为什么还是不肯答应我?

 这端的是颠倒是非。

 明明犯错在先的是金敬信,可现在被他搞得,好像大唐不和他重修旧好,就是大唐的不是了似的!

 李治是什么人?

 他怎么可能看不出金敬信的那一点小九九?

 “圣人不必动怒,金敬信就是个小人,何必因为这样的人动了肝火?”

 你看,同样的事情,如果被天后遇上,她才不会往心里头装呢!

 她根本就不屑。

 为了这样的人,不值得。

 “你能忍,朕可不能忍!”

 “李卿,既然你提起来的,那么,你又是什么样的想法?”

 李敬玄早就等着这一问了。

 连忙奏道:“圣人,微臣以为,金敬信此人一向反复其实,他面虽恭敬,实则不逊,这样的人,不狠狠教训他,把他打服了,是不行的!”

 “如果我们一直心慈手软,他一定会一而再再而三的凌辱我们,占尽我们的便宜。”

 “照理来说,以新罗的势力,金敬信绝对不足以和唐军较量,但是,怪就怪在,他虽然无法给唐军造成巨大的打击,但却可以时常袭扰。”

 “唐军深入三韩半岛,兵力也好,物资补给也好,总是有所欠缺,这一点不必隐而不谈。”

 “但是,这个方面,新罗就会具备地利之便,这是唐军的劣势。”

 “现在,对于唐军来说,面前只有两个选择,要么,就选择退出三韩,彻底撤军。”

 “也撤销熊津大都督府,自此之后,再不管三韩之事,让他们手足相残去!”

 “那怎么能行?”

 “地盘都是朕好不容易才打下来的,现在才几年?怎么能因为小小的袭扰就退兵?”

 “朕绝不允许!”

 坚决不能退出三韩,这可不只是为了李治自己夸耀功业,那也是为了完成李世民的心愿。

 众所周知,把天可汗拖入重病的那一场战役,就是发生在东征高句丽之时。

 后来,打也没有打下来,还死伤无数,让天可汗辉煌的战绩都蒙上了一层阴影。

 一直到弥留之际,李世民可都还想着这件事呢!

 身为天可汗的好儿子,李治是绝对不能看着父亲留有遗憾的,所以,在三韩半岛的问题上,他绝对不能退后半步。

 若是征战不利,根本就没有打下来也就罢了。

 可是现在,不只是打下来了,甚至,还打的很好,占据了三分之二的地盘。

 退兵?

 怎么可能?

 天皇死之前都不可能!

 李敬玄也是个深谙为官之道的人,这种时候,就是要掐准时机再张口才最合适。

 比如,等到李治骂够了的时候。

 “若是圣人不能容忍这第一条路,那就只有第二条路可以走了!”

 “还有什么办法?”

 “快说!”

 “圣人,既然我们不能退,那就只有打!”

 “只有把金敬信打服,彻底铲除,他才会老实!”

 “否则,只要他的势力还在,他就会持续不断的给唐军制造困难,留着他的地盘,他就算是有了根基,有了据点。”

 “如果想要彻底平复三韩,现在就是最好的时机,唐军在熊津驻扎已经有一段时间了,对当地的地形地貌也很熟悉,只是从当地补给,也完全供应的上。”

 “现在的形式要比当初好得多!”

 “敬玄,此举,可行吗?”虽然天皇的脸色还有诸多怀疑,但是,毫无疑问,他已经心动了。

 要不然,李治就根本不会提起这件事。

 李敬玄心里稳了。

 只要李治有这个心思,那么,首倡义举的他不就算是赶上这一波了吗?

 他这个提议算是戳在了李治的心巴上,如此契合圣人心意的大臣,要到哪里去找?

 只要办成了这件事,李敬玄就可以说是和李治摒弃了前嫌。

 再往后,就可以一举踏上宰相之职了吧!

 李敬玄这个人的问题在哪里,他似乎一直都没有意识到,那就是,他的目标总是异常明确,以至于到了不加掩饰的地步。

 也无怪乎狄仁杰面露不悦,而天后也发出了难以察觉的哼声。

 这个老东西!

 又开始调转船头了哈!

 “好啊!”

 “李卿你也认为,新罗该打吗?”李治的眼中登时冒出了雀跃的光,现在的李治,才是真正的李治。

 任何君主,都对更多的领土有至高的期望。

 他们即便已经拥有许多,但是还是衷心的希望可以更多。

 此刻,金敬信的心思,不也是一样吗?

 他这位新罗国主,能够统治的疆域只有那么一点点,可还忘不了欺压别人,恨不得再把熊津大都督府给夺回来。

 金敬信尚且如此,天皇李治又怎能免俗?

 裴炎郑重其事的说道:“微臣以为,确实可以。”

 “圣人想想看,现在新罗几次求和,本就是在给大唐压力,若是我们饶了他们这一次,就必定要和他们讲和。”

 “可若是讲了和,我们也就不能再兴起大兵,这样有违道义。”

 “可是,据微臣对新罗国主的了解,此人一向是个不会安分守己的,只要大唐答应他的请求,他就会立刻窜出来,继续搞事。”

 “他拥有地利,人和或许也并不差,那么,一旦给他机会,他就会持续不断的给大唐制造困难。”

 “那样的话,我们的处境就会异常艰难,挑衅一定会源源不断,而因为有了已经讲和的旗号,唐军想要动手,也不方便。”

 “还会落人口实。”

 “如果圣人决定,最后还是要攻打新罗,那么,还不如就趁现在!”

 嘶……

 李敬玄说的,也不无道理啊!

 老实说,一开始,武媚娘对李敬玄是嗤之以鼻的一个态度,心想着这个没有定力的男人,李治稍稍给他点甜头,他就立刻投奔了天皇的怀抱。

 可是,后来,武媚娘认真的听了听,竟然发觉,李敬玄说的也有点道理。

 三韩半岛的位置,也正是像它在大唐的地位一样,是个肘腋之处。它卡在那里,不当不正的。

 对大唐的威胁,绝对是现实存在的,而且,威胁还挺巨大的。只要是大唐的局势不稳,三韩就必定也会跟着搞事。

 除此之外,就是对领土的向往。

 现在,大唐的疆域已经做到了它可以拓展的最大一层,吐蕃地理条件和大唐有很大的区别,一时半会的也很难下手。

 举目四望,似乎就只剩下三韩这一片区域是紧邻着大唐,却还没有完全归属于大唐的。

 这对于任何一位有作为的皇帝,又或者是雄心勃勃的大将军来说,都可以算得上是一块摆在眼前的大肥肉了!

 好想弄到手啊!

 要不然,就手痒!

 “媚娘,你怎么想?”天皇这边,一颗心都快按捺不住了,可他还是勉强自己,问了问天后的意见。

 他们总是如此的。

 当一方有些冲动的时候,总是用另一方的意见作为灭火器,务必让自己保持清醒冷静的头脑,不要做出过激的行为。

 事实证明,这一招往往就是奏效的。

 “媚娘以为,李卿说的有道理,快刀,才能斩乱麻嘛!”

 “金敬信在新罗境内,本就是以背弃旧主得势的,这样的人,如果一直放着不管,必定会惹出大事来。”

 “媚娘说的有理。”李治频频点头,心情非常愉悦。

 好啊!

 他又多了一个战友!

 应该说,在很多大事上,一旦李治和武媚娘夫妻达成了一致意见,那么,八九成就可以说明是对的。

 是可以成功的!

 而天后呢?

 她用实际行动证明,她的建议,当然是不会错的了。

 “只是,想要踏平新罗,也有个难题。”

 天后审视着众人,尤其是站在那里,一直默不作声的大理寺少卿,狄仁杰。

 他不说话,那就说明,他有不同的意见呗。

 “想要攻打新罗,让谁去呢?”

 “有没有合适的主将?”

 “狄卿,你有什么人选推荐?”

 武媚娘这又是在故意挖坑了,狄仁杰是掌管大理寺的,刑狱之事你来问他是没有一点问题。

 可是,行军打仗的武将,他还能有什么好人选?

 武媚娘可从来都不是个好人,她这样做,就是为了给狄仁杰出难题的。

 狄仁杰眸光微聚,立刻紧张起来。

他略一拱手,严肃道:“圣人天后,真的想要听微臣的建议吗?”

 好家伙!

 狄仁杰!

 你想干什么?

 是不是想搅合了老夫的好事?

 李敬玄伸出手,做出只要是狄仁杰说出不利于他的话,他就立刻把他的大嘴堵上的准备!

 然而,狄仁杰岂是等闲之辈?

 他几步上前,就把李尚书甩到了身后。

 “微臣以为,唐军不该去攻打新罗!”

 哈哈哈!

 李敬玄彻底崩溃了!

 是谁劝李敬玄和天皇搞好关系的?

 是他狄仁杰!

 是谁奉劝李敬玄,看清楚得罪的人是谁的?

 是他狄仁杰!

 而现在,跳出来给李敬玄搅局的人,又是谁?

 还是他狄仁杰!

 狄仁杰他成了专职唱反调的了!

 “狄卿,这就是你想说的?”

 “这就是你的意见?”李治的语气已经有了威胁的意味,天皇李治也不是怂包。

 他本就对金敬信这个人很不爽,已经几次拒绝他的求和要求。

 可他还要跳到李治的面前恶心他。

 李治岂能不修理他?

 原本,若是金敬信最近不作妖的话,李治还可以当做没有他这个人。

 可他却偏要来反复横跳。

 到了这一步,李治已经对此人是忍无可忍了!

 李敬玄的建议来的,可以说是时机正合适。

 正中了李治的下怀!

 这也是他昨天晚上就已经盘算好了的。

 现在,事件的发展只能说,全都在李尚书的算计之中。

 李治正愁没有理由兴兵荡平新罗,李敬玄就给送上来了,而且,他不只是赞成李治的意图。他还给李治提了很多有益的意见。

 天皇李治心中的热火都已经烧到嗓子眼了,他狄仁杰却突然给天皇浇了一盆凉水。

 李治能饶了他吗?

 “微臣不通军事,但若是圣人问起,微臣也就是这样的说法,上兵伐谋,兴兵是以最后不兴兵为目的的。”

 “既然,现在新罗有意求和,且以金敬信现在的能力,也根本无法和唐军对抗,我们何不顺水推舟呢?”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能够不兴兵,也算是减少伤亡,造福生民了!”

 狄仁杰一片真心,全都是为了天下苍生,却只换来了天皇的一个冷脸。

 “狄仁杰,你的意思是说,朕不仁不义,所以才要兴兵打仗?”

 啪叽一下!

 天皇李治反手一口大锅就扣了过来,那叫一个反应迅速,稳准狠!

 “圣人,消消气,可别把狄卿吓着了。”

 眼看着局势就要急转直下,天皇神威之下,狄仁杰都已经不敢抬头了。

 武媚娘连忙说和了一句。

 李敬玄的心都凉了。

 啊!

 果然啊!

 狄仁杰才是天后的真爱!

 武媚娘及时站出来,也算是给了李治一个台阶下,否则,君臣就这么僵持着,狄仁杰看起来也不像是会服软的一个人。

 他就那样站着,也不悔改,你让李治怎么办?

 杀又杀不得,又不能承认自己有错。

 “朕吓他?”

 “你看看,他是会被朕吓到的人吗?”

 “狄仁杰,既然你劝朕秉持仁爱之道,那朕也有一句话送给你。”

 “做君主,绝对不能只施行仁义,而不兴王道。”

 “好了。”

 “你退下吧!”

 “回长安之前,朕不想再看到你!”

 李治用那种皇帝才会拥有的,摄人心魄的眼神,盯着狄仁杰,那意思很明确了,你若是现在还不滚,朕就要把你踹走!

 狄仁杰也是个识趣的人,既然形势不在自己这边,他也就转身离去,看到他走了,天后也是深深的出了口气。

 “好了,圣人,狄仁杰这样的,不过是酸儒书生,他们的脑子里就知道仁义二字,怎么能懂得王道是什么意思呢?”

 “天后说得对,圣人英明神武,吾辈也不过是为圣人的英明决断增光添彩而已。”

 “大唐朝廷朝臣数百人,每个人的立场和见解必定是不同的,圣人完全没有必要因为狄仁杰

不赞同就改变主意。”

 在武媚娘和李敬玄的联合吹捧之下,李治的心情才算是好转了些。

 “朕当然不会跟这样冥顽不灵的人一般见识。”

 “还是李卿你最了解朕的心思。”

 李治也是一款心思说变就变的,就现在,裴炎在他心目中的地位水涨船高。

 简直可以说是熠熠生辉了!

 那个,天皇,你若是看我不错,要不,就趁着热乎劲,赶紧把宰相的职位给加上吧!

 “天皇信任微臣,微臣感激涕零,无以为报,还请天皇听其言观其行,微臣一定会竭尽所能,拱卫大唐!”

 说着说着,李敬玄就上劲了。

 说跪就跪,眼泪都快涌出来了!

 李治挥挥手,拦住了他:“好了!”

 “你的忠心,朕都看见了,你也不必再表白了。”

 “说真格的,你认为,若是征战三韩,谁最合适?”

 李治已经下定了决心,一定要拿下三韩,彻底扫平隐患,其实,这样的念头一早就已经在李治的心中种下了。

 李敬玄只不过是在合适的时候,给天皇搭了一个梯子而已。

 “启禀圣人,微臣以为,李多祚,最合适。”

 “他?”

 “倒确实是个年轻有为的大将!”天皇李治给出了这样的评论,这样一来,李将军的好差事,又算是蹭上了吧!

 不过,李尚书为什么会推荐李多祚?

 他难道不知道,李多祚是太子的死忠吗?

 推荐他,对李敬玄有什么好处?

 更何况,现在看来,他费劲心力的怂恿李治,似乎也没有得到什么好处嘛。

 反而会给天皇留下这样一个印象,我推荐李多祚,李多祚是太子的人,而我李敬玄也是太子的人。

 敢情,我们还是一家人呐!

 这不是明晃晃的在天皇李治那里加深朋党的印象吗?

 (准宰相李敬玄:)啊,这……

 倒是还真的没想到……

 …………

 “媚娘,来财呢?”

 “前两天朕看着,他天天都在殿里晃来晃去,怎么不见了?”

 定下了平定新罗的大事,天皇李治心情大好,眼看着就要给李敬玄加官进爵,却没想到,话锋一转,居然开始关心一位小太监。

 “他啊,出了痘子,我让他去休养了,圣人别急,有个十天就能出来了。”

 李治露出了意味深长的眼神:真的是出了痘子吗?

 不是去给你办事了?

 武媚娘的眼神也是不遑多让:老头子,心里知道就行了,可别逼我说出来。

 …………

 “一硫二硝三木炭,加点白糖大伊万。”

 等待明崇俨送上搞事大礼包的李贤,并没有忘记自己的计划,他已经决定,一定要在李治和武媚娘从洛阳回来之后,就给他们一连串的重磅打击。

 让他们再也留不住他。

 作死这种事,最终还是求人不如求己,如果明崇俨能够办好,那自然是最好的。

 按,大唐的科学技术水平也不能支持我们获得纯粹的制作火药的原料,但是,我们又不是要制作子弹、火炮。

 我们只是为了搞事,所以,原料有些杂质也无所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