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抽奖 作品

第二百八十七章 这已经不是一般的土司了

 想明白了这一点,西南土司们就准备号召支持者去坐牢!

 大概是想动员几万或是更多的支持者,一起去吃大明当局的牢饭,把汉人吃破产了。

 所以数以万计的蛮夷就聚集到了成都周围,还带着坐牢的行李,随时准备陪土司们一起去吃牢饭。

 “陛下,现在四川的情况非常糟糕,就像个大火药桶,随时会被引爆。”

 正在向崇祯皇帝报告四川情况的是朱老爷子。

 “能镇压下去吗?”

 崇祯皇帝翻看着四川的资料,一边发问。

 他正在看的资料当中有不少乱哄哄的游行抗议的记录,还有一些是关于蛮夷们准备非暴力不合作来抗争的打算。

 “镇压谁?”朱老爷子似乎不明白崇祯皇帝的问题。“是土司首领吗?”

 “是所有蛮夷!”崇祯皇帝说:“敢来闹事的,就已经不是一般的蛮夷了,能不能把所有闹事的蛮夷全部抓起来处决掉?”

 而拥有后世历史知识的崇祯皇帝非常清楚,靠妥协退让是无法维持大明在四川的统治的!

 同样也无法维持大明在全世界的统治!

 必要是牺牲,是必须要采取的!

 “全部处决?”朱老爷子看了看崇祯皇帝,“这恐怕会闹出更大的乱子,因为现在起来和我们作对的是温和派。秦良玉总督认为,我们和温和派还是有可能合作的。如果消灭了他们,我们将面对几百万愤怒的蛮夷!”

 几百万愤怒的蛮夷真的很可怕吗?

 崇祯皇帝轻蔑地一笑,说:“那里只有最多两千万蛮夷,朕一点都不介意把他们一起处理了!”

 实际上,崇祯皇帝已经花了不少时间研究印度独立的问题,而且他本人基本上也是一个“gm专家”了,因此能够发现一些深层次的东西。

 现在大明西南的土司们,和后世的印度有一点相似。

 在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兴起之前,印度虽然也发生过一系列的反抗事件,但是参与的群体并不广泛,主要是印度的上层。

 1857年-1859年起义的主力是土邦王公和高种姓的土兵,1871年的旁遮普之乱主要是锡克王朝的余孽挑起的。而甘地则用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将反抗变成了一场全民运动。

 因为“非暴力活动”极大降低了造反的门槛——大印度的国情决定了严肃认真的造反活动不是人人都可参与的。

 在印度做什么事情都要讲种的,种不好就只能乖乖受压迫,世世代代去伺候种好的人,怎么可以去造反?

 而且正经的暴力造反是要组织军队的,要组织军队就得有人去当兵。

 而当兵,那是刹帝利才能干的工作!按照印度教的标准广大贱民根本就不允许去参加印度造反军,只能让种姓达到要求的人去从军。这才多少人?怎么打得过帝国主义?

 另外,脑袋别在裤腰带上干gm是不能白干的,没有这样的道理!

 gm胜利后必须有奖励,最起码也得分田分地改种姓!凡是参加gm的,怎么都得给提到刹帝利吧?

 这一场gm闹下来,印度得多出多少刹帝利?

 而且,造反如果可以造出刹帝利种姓,那么大印度还能有宁日吗?

 甘地、尼赫鲁可以去煽动贱民造大英帝国的反,将来别人就不能“婆罗门、刹帝利宁有种呼”吗?

 所以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根源,根本不是甘地同志高风亮节,也不是圣雄甘地太过软弱,而是大印度的国情决定的。

 只有用非暴力不合作的方式,才能把印度各个阶层,各个种姓的人们团结起来和英国殖民者捣乱。

 如果甘地放弃非暴力拉开架子和帝国主义打,印度社会就必然会大分裂!

 因为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实质是一种低烈度的治安战,它是一种成本极低但效果不错的战争策略。

 在讨论非暴力不合作之前,必须先弄明白治安战的逻辑是什么。

 治安战和一般的战争形态大有不同,其目的不是为了消灭敌人,保存自己,而是为了最大限度的抬高敌人的统治成本,压低敌人的统治收益,迫使敌人的统治行为低于盈亏平衡点,并最终因为得不偿失/入不敷出而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