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到英国公走后,内阁首辅黄立极的眼睛就闪过一丝精光。
真把他当成对军事一窍不通的傻子了?
天真。
内阁首辅黄立极早就知道崇祯皇帝对于京营吃空饷的事情非常不满了,只不过以前兵马不足,这才没有直接翻脸。
眼下崇祯皇帝就希望皇太极去“打死”京营上面的账面兵,空饷兵,好直接裁撤了京营。
勋贵们准备借坡下驴,清掉自己的烂账,也需要去和皇太极“战斗”!
内阁首辅黄立极对于这种事太清楚了,他也不准备做这个得罪人的恶人,干脆就装傻充愣,假装自己根本不懂军事。
朝廷里的大臣都把自己当成了只会拍崇祯皇帝马屁的小人不要紧,只需要安安稳稳的拿首辅的好处就行了。
哪有那么多真傻子,只不过是喜欢装傻罢了。
......
宣府,天子大营。
崇祯皇帝正在四处发圣旨,给北直隶的诸将的圣旨是:坚定守住,就有办法!
给辽镇的诸将的圣旨是:速速前往山海关,准备和朕会师!
给天下其他各地的诸将圣旨是:朕很能打,尔等坚守自己的防区,不许进京勤王!坚定守住,就有办法!
崇祯皇帝很清楚其他明军将领的德行,发下去的军饷,只能说有改善,但是别指望有多强。
召集天下兵马前来勤王,一方面,会加剧北京后勤的压力,一方面会让很多问题暴露出来。
大明朝的官府效率,就是非常智障且出生的。
哪怕崇祯皇帝已经开始大杀特杀,但是仅限于北直隶,关陇,辽镇,东江地区有所好转。
其他地方的大明官府,还是老样子。
李靖的整编明军说白了也不复杂,主要就是五件事。
一,把明军拖欠的军饷都给结了,有功劳就奖赏,战死了就抚恤,绝不拖欠军饷、
二,给工匠们足够的经费,别让工匠们连工料费都拿不够。
三,把军队的缺编、吃空饷的部分全部都补齐全,还有把老弱病残都裁掉。
四,把军队里左良玉之流的打仗他不行劫掠百姓一个顶俩的干掉。
五,后勤补给跟上,干掉一切试图在军队后勤里捞好处的人。
完成了这五件事整编的明军,才是大明现在真正有战斗力的部队。
现在只有崇祯皇帝直接掌握的中央军,李靖整编过的大同明军,王在晋整编过的辽镇明军,毛文龙整编过的东江明军,孙传庭训练和组织的关陇明军完成了这些改革,其他的明军改变程度非常有限。
如今孙传庭指挥的关陇明军距离太远,等他们赶过来黄花菜都凉了,而且关陇地区的不吃猪肉反贼会彻底做大,崇祯皇帝就没有抽调关陇明军。
而毛文龙指挥的东江明军在旅顺战役中损失异常惨重,几乎被打废了,现在正在重建,指望他们出兵是饮鸩止渴。
所以李靖计划的只用中央军,大同明军,辽镇明军的作战方案,就是目前大明最有效,也是最合理的作战方案。
其他明军战斗力低下的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大明文官们太牛逼了。
哪怕不谈什么小冰期、南北矛盾、欧洲30年战争导致大明白银流入减少这些东西。
明朝的文官真的是奇葩中的奇葩,绝对不愧是“职业官僚“。
能想象文官们敢直接在现实中卡bug吗?
山西总兵张鸿功接到朝廷命令火速带兵勤王。到达北京以后兵部官员们为了节约粮饷,让张鸿功先去通州,然后第二天还没吃饭马上调去昌平,第三天天不亮直接调去良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