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府的状况,在京中各府眼里,本就如同皇帝新衣,看似光鲜,实则内里空虚,外强中干。府中的经济日渐窘迫,人事也开始散漫,昔日的辉煌正一点点黯淡。可谁能料到,太上皇这一道旨意,如一道惊雷,瞬间打破众人对贾府的固有认知。刹那间,贾府仿佛被一道神秘的光环笼罩,再次成了众人瞩目的焦点,仿佛又得了莫大的圣眷。
当旨意传到贾府时,整个府邸都沸腾了。贾母作为贾代善的未亡人,听闻此讯,激动得泪水夺眶而出。她双手颤抖着接过旨意,那浑浊的双眼满是复杂的情绪,有惊喜、有欣慰、更有劫后余生般的庆幸。多年来,她守着贾府这个摇摇欲坠的家业,操碎了心,受够了旁人的冷嘲热讽和暗中看低。如今,她终于能挺直腰杆,作为王妃,接受众人的叩拜与尊称,这是对她多年付出的认可,更是贾府重振的希望曙光 。
贾代善被追封为河东王,且由贾敬主持祭奠大礼的旨意一下,贾府上下一片忙乱。贾母激动得热泪盈眶,作为贾代善的未亡人,她如今能被尊称为王妃,这不仅是莫大的荣耀,更是贾府重振声威的契机。待府中最初的喧闹稍稍平息,贾母便命人去请贾敬,她心中已有诸多盘算,要与这位主持祭奠的族中长子细细商议。
不多时,贾敬来了。他一向痴迷炼丹修道,对家族俗务甚少关心,可此次关乎叔父追封与家族颜面,他也不敢懈怠。贾母见他进来,示意他坐下,眼神中满是期许与庄重。
“敬儿,此次你叔父被追封,是咱家天大的喜事,也是圣上的隆恩。这祭奠大礼,咱们可得办得妥妥当当,半点马虎不得。”贾母缓缓开口,声音虽温和,却透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贾敬微微颔首,应道:“婶母放心,儿子定当竭尽全力。只是这祭奠之事,繁琐复杂,儿子久疏俗务,还望母亲多多提点。”
贾母轻轻叹了口气,目光望向远处,似是回忆起与贾代善的往昔岁月:“你叔叔一生磊落,为家族操劳。如今圣上追封,咱们更要让这祭奠彰显他的功绩与品德。这祭品,定要选最上等的。珍馐美馔、奇花异果自不必说,还要寻些你父亲生前喜爱之物,以表心意。”
贾敬思索片刻,说道:“婶母所言极是。儿子听闻,西市有一家老字号的祭品铺子,所制之物皆为精品,咱们不妨派人去看看。”
“嗯,此事就交给你去办。还有,这祭奠的场地,也得好好布置。宁荣二府的正厅都要用上,要宽敞、肃穆,彰显皇家追封的气派。”贾母接着吩咐,“让琏儿和珍儿他们多带些人手,把场地打扫干净,重新装点。我要那香案、烛台、帷幔,皆为上乘之物,不可有丝毫简陋。”
贾敬点头称是,又道:“婶母,这祭奠之时,京城各府必然都会派人前来吊唁,咱们的回礼也需精心准备。”
贾母眼中闪过一丝精明:“这是自然。回礼既要显出咱们贾府的底蕴,又不能过于张扬。我看,就准备些上等的绸缎、古玩字画,再配上咱们府里特制的点心,既实用又不失体面。此事让凤丫头去操办,她心思细腻,定能办好。”
商议完祭品和场地,贾母又想到了人员安排。“这祭奠期间,往来宾客众多,府里的小厮、丫鬟都要各司其职。让赖大、林之孝他们好好安排,不可出半点差错。还有,你父亲生前的旧部、同僚,也都要一一请到,这是对他们的尊重,也是咱们贾府的人情往来。”
贾敬应下,又道:“婶母,儿子还有一事担忧。此次祭奠如此隆重,花费必然不少,咱们府里的银钱……”
贾母脸色微微一沉,随即又恢复如常:“银钱之事,你不必操心。我自会想办法。这些年,我也积攒了些体己,再从府里的公中挪出一部分,定能支撑此次祭奠。况且,这是为你父亲增光添彩之事,便是多花些银钱,也是值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