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正闻言,几乎热泪盈眶,他甚至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方才还是时刻准备出列的身体,一下子僵硬在原地,大脑一片空白,依靠着“坚强”的意志,这才勉强挪动身躯,出列行三拜九叩大礼后,眼眶泛红,哽咽着,声嘶力竭道:“臣!留正!谢!陛下隆恩!臣必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以报君王,知遇之恩!愿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说罢,再度俯首跪地,连磕三个响头。
皇帝和汤思退等在场一众朝臣,也不禁被留正的举动逗笑,他们也理解这些新科进士,十年寒窗,承载巨大的压力,一举高中,激动之情,难以言喻。但见留正一直拼命磕头,皇帝眼神示意汤思退后,汤思退朗声道:“留进士,快快平身,快快平身~”说罢,汤思退眼神飘向仕林。
仕林心领神会,出列扶起了伏在地上的留正,他此刻已然热泪盈眶,感动涕零,在仕林的搀扶下,这才缓缓起身,退了回去。
随后,汤思退又依次宣读了二甲、三甲进士名单。每宣读一个名字,被点到之人皆面露喜色,出列谢恩。整个大殿内,气氛既庄重又热烈,新科进士们的脸上洋溢着喜悦与自豪。
在汤思退宣读之际,皇帝轻声对建王说道:“昚儿,今殿中诸臣,皆为汝他日之股肱良才。彼等风华正茂,年齿与汝相侔,日后君臣相济,时日悠长。朕今决意遣其分赴四方州府,以历实务、练才干。待汝亲秉朝政之时,可于其间悉心遴选举措有方、才略出众者。彼等必深铭汝之恩渥,矢志效命,以报圣恩。汝宜铭记,善加筹谋,勿负朕之期许。”
建王闻言,在一旁作揖道:“儿臣谨遵父皇教诲,必铭记于心。日后定当悉心观察,量才而用,让诸臣各展其长,为我大宋社稷竭忠尽智,不负父皇期许,也不辜负诸臣一片赤诚。”
待榜单宣读完毕,皇帝抬手示意众人平身,声若洪钟,言辞恳切:“众卿皆乃朕之肱股,国之栋梁。望往后诸位能齐心同力,一心为我大宋江山稳固,为天下苍生福祉,殚精竭虑,矢志不渝,共铸太平盛世,不负朕之所望!”
仕林身为状元郎,身姿挺拔,稳步出列,恭恭敬敬地行了一礼,而后言辞掷地有声:“陛下圣德御宇,恩如浩海。臣等承蒙陛下厚爱,有幸忝列朝堂。自当以陛下之忧为忧,以陛下之念为念,将百姓冷暖常挂心间。我等定当众志成城,倾尽全力,为大宋之繁荣昌盛拼搏奋进,为百姓之安居乐业鞠躬尽瘁,不负陛下期许,不负家国万民!”
随即众士子齐声说道,声浪滚滚,响彻大殿:“臣等必不负陛下期许,不负家国万民!”
此次传胪也圆满落下帷幕,鼓乐声渐渐消散,而新科进士们内心的澎湃仍未平息。在礼部官员有条不紊的引领下,士子们移步至偏殿稍作休憩,他们三两成群,兴奋地交流着,眼中满是对未来仕途的憧憬。
传胪结束后,仕林作为今科状元,带领着一众进士,出宫游街。礼部官员早已精心筹备,为仕林准备了一匹矫健的高头大马,马鞍装饰得华丽无比。仕林身着崭新的状元袍,头戴象征荣耀的桂冠,骑在马上,意气风发。榜眼、探花及一众进士紧随其后,他们沿着京城最繁华的街道前行。街道两旁早已挤满了围观的百姓,欢呼与喝彩声此起彼伏。仕林不时向百姓挥手致意,心中满是荣耀与对未来仕途的憧憬。留正夹杂在队伍中,看着意气风发的仕林,既为好友高兴,也对自己的未来充满期待。
日近黄昏,一众新科进士也回到了皇宫,此刻的他们却丝毫不显疲惫,因为紧接而来的,是皇帝亲自设宴款待这些新科进士,这也是他们此生中莫大的荣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