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说余生 作品

第208章 传胪

在皇帝钦点了状元、榜眼、探花后,汤思退便领着一众知贡举官,紧锣密鼓地筹备起传胪。所谓传胪也就是“唱名仪式”,是此次恩科的华彩终章,也是无上荣誉的象征。参与殿试的举子们虽都已获进士功名,可最终排名就取决于这唱名的先后。届时,巍峨的集英殿将迎来新科进士们,朝廷重臣也会身着庄重朝服,肃穆而立,皇帝更是亲临,彰显对新科进士的珍视。

 翌日清晨,天色微亮,熹微的晨光透过云层洒在皇宫的琉璃瓦上。仕林和留正与一众新科进士,陆陆续续踏入集英殿。留正已没了殿试时的慌乱,神色从容,一切尘埃落定,他做到了“但尽所能”,剩下的便听天由命。反观仕林,内心却忐忑不安。上一场的失利仍历历在目,此刻他虽竭尽全力,可结果如何,是否辜负皇帝和建王期许,有负家人红颜厚望,犹未可知。

 随着礼乐奏响,悠扬庄重的乐声传遍皇宫,仕林和一众新科进士,齐列两旁。汤思退作为本次恩科主试,手持金榜,缓缓走入大殿中央。

 此刻大殿上,除了礼乐声悠远绵长外,在场众人无不屏息凝神,静待佳音。

 汤思退目光扫过一众新科进士,竟也不禁回忆起自己在绍兴十五年高中进士的场景,那时的他,也如同眼前这群朝气蓬勃的年轻人一般,满怀憧憬,叫人向往。

 但很快,汤思退抽回了往日思绪,清了清嗓子,朗声道:“今科殿试,众士子皆才思敏捷、学识超群,实乃我大宋之幸。望众士子,不忘初心,牢记为朝廷分忧、为百姓谋福之使命。入仕之后,当秉持清正廉洁之操守,切不可被名利蒙蔽双眼。朝堂风云变幻,唯有坚守本心,方能在仕途上行稳致远。今日,你们踏上荣耀新程,望来日,皆能以卓越才学,为我大宋铸就辉煌,青史留名!”

 早在入殿之前,众士子们就已接受了朝廷提前的演练,场面话也早已烂熟于心。

 汤思退话音刚落,士子们瞬间整齐跪地,动作干净利落,没有一丝拖沓。紧接着,众人齐声高呼,声音响彻整个集英殿,气势如虹:“臣等定当铭记大人教诲,不负朝廷期许。此后定当秉持清正廉洁,一心奉公,以所学之才,解民生之困,安社稷之基。愿为大宋江山披肝沥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若有违此誓,甘愿受千刀万剐,万死不辞!”他们的声音坚定有力,在大殿内久久回荡。

 随即汤思退徐徐展开金榜,依次宣读进士姓名、籍贯与名次。

 汤思退望了一眼台下的仕林,随即朗声道:“此次恩科,榜首之人,姓许名仕林,杭州钱塘县人氏。其文章见解独到,笔力雄健,以治国安邦之宏论,拔得头筹,高中状元!”

 仕林和汤思退眼神交汇,不禁心中一紧,随即闻听自己状元及第,悬着的心终于落地。此刻的他似有些手足无措,喜悦与激动充斥着内心,一时间竟忘了出列谢恩。

 留正眼疾手快,一脚把仕林踢了出去,此刻稍有迟疑,便是对皇帝不敬。挨了一脚的仕林即刻清醒了过来,赶忙出列,行三拜九叩大礼,俯身跪地谢恩:“臣许仕林,谢陛下隆恩!愿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汤思退微微一笑,似也是对仕林的赞许,随即继续宣读今科榜眼、探花,宣读完头甲前三名后,汤思退接着开始宣读二甲名单。

 留正满怀期待,他自知以自己的才学,定与头甲无缘,但愿能在二甲前列,也好混个一官半职。

 汤思退一连宣读了五名二甲人员的姓名,留正内心愈发慌乱,他双眼紧闭,掌心来回揉搓,小声喃喃,似在求菩萨保佑。

 汤思退微微停顿后,接着念道:“二甲进士,第六名,留正,泉州永春县人氏。其策论逻辑缜密,见解非凡,于民生、吏治之论述切中时弊,以斐然文采与深刻见识,位列二甲第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