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楚州灾民图(第2页)

 “实在是桃杌罪不可赦,因为他的贪赃枉法,草菅人命,楚州连年干旱,百姓死伤无数,怨声载道,饿殍满地,白骨累累,宛如人间炼狱。” 

 “若不杀桃杌,天下百姓将会如何看待官府,如何看待朝廷。” 

 “唐太宗有言,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百姓才是国家的根本。” 

 “倘若百姓对官府和朝廷失去了信任和拥戴,势必揭竿而起,到时国将不国。” 

 “若因一句祖训而陷江山社稷于危难之间,臣宁可选择后者。” 

 “臣一片拳拳之心,想必皇上也不难明白,倘若皇上因此要降罪于臣,臣也无话可说。” 

 “臣方才所言,绝非信口雌黄,而是臣亲眼所见,亲耳所闻,楚州的惨状,简直触目惊心,令人发指。” 

 “臣唯恐有奸佞蛊惑圣听,故而到了楚州之后,便让公孙先生将在楚州的所见所闻全都记录了下来,恳请皇上一观。” 

 说着,从袖口里掏出一张灾民图,呈递过去。 

 在公孙策的笔墨之下,楚州灾民图被描绘得活灵活现,栩栩如生。 

 有跪在地上乞食的乞丐,有啃树皮,吃泥巴的灾民,有化作白骨的死者,更有在锅里煮小孩吃的父母…… 

 一幕幕都深深刻画在赵桢的眼帘中。 

 从小在皇宫内苑长大的赵桢,何曾见过如此惨不忍睹的场面。 

 看到灾民不但啃树皮,吃泥巴,甚至吃人肉,易子而食…… 

 皇上看得一阵作呕,同时眼泪哗啦啦顺着双颊滑落,伤心欲绝。 

 不得不说,赵祯无愧仁宗这个庙号,无愧华夏第一仁君的美名,当真是爱民如子的好皇帝。 

 包拯心里也是暗自庆幸,自已穿越到了仁宗一朝。 

 如若不然,想当青天,怕是不知道死字怎么写。 

 你必须得承认,先有好皇帝,才能有好官。 

 世上有包青天,正是因为赵祯的仁德宽厚。 

 “包卿,这图可是真的?”赵祯哽咽着,显得极难相信,这是自已治下的子民。 

 包拯苦笑一声:“皇上,这不过是灾区的冰山一角,真正的楚州,远比这个要惨烈十倍百倍。” 

 “比……比这还要凄惨?朕……朕……”赵祯泣不成声,“朕难道真是个昏君吗?” 

 包拯看着皇上哭得伤心,赶忙安慰: 

 “皇上贤明仁德,乃世所罕见的好皇上,楚州灾情,错不在皇上,而在官吏,皇上何须自责。” 

 “那梼杌贪赃枉法,顽固人命,不但让楚州百姓深陷灾难之中,更陷皇上和太后于不义。” 

 “臣承蒙皇上的信任,奉旨巡察,行便宜行事之权,便不得不为楚州民生着想,不得不为大宋的江山社稷着想,更不能不为皇上和太后的名誉着想。” 

 “故而才将其问斩,还冤魂窦娥一个公道,还楚州一个安宁,还大宋政治一个清明。” 

 听着包拯这番慷慨激昂的话,赵桢也深受感染,心中的气顿时烟消云散。 

 “包卿做得对,是朕冤枉你了,朕定会在母后面前说明原委。” 

 “谢皇上!”包拯心中一阵暗喜。 

 只要皇上不想杀你,那么士大夫的力量再大,也奈何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