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皇宫闹鬼

 皇上又将灾民图拿给太后看,刘太后看后也是一阵慨叹和同情。 

 委实没想到楚州会被一个小小的冤魂弄得乌烟瘴气。 

 而这一切的罪魁祸首桃杌,确是死有余辜,真真该杀。 

 想到这里,刘娥对包拯的杀意褪去,转而为认可和赞同。 

 大宋有这样一个敢于冒天下之大不韪也要维护朝纲的臣子,实在是杀不得啊。 

 要是杀了,她和皇上必定会被千夫所指,脊梁骨都要被天下百姓给戳断了。 

 至于士大夫阶层,虽表示愤慨,可皇上和太后都认为桃杌该死,他们又能拿包拯如何? 

 所以,此事也就不了了之了。 

 而一心想扳倒包拯的丁渭,气得肺都炸裂了。 

 “好你个包拯,连这都能让你逃过一劫!” 

 他实在无法理解,包拯究竟施展了何种魅力,竟让皇上和太后都被蒙蔽。 

 这个包拯,实在太可怕了,以前太小看他了。 

 如果是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皇上和太后不惩处包拯,他尚能理解。 

 然而,包拯公然违背了太祖的遗训,这是对太祖的藐视。 

 一旦不杀士大夫的先例被打破,大宋的天就要变了。 

 最让士大夫们困惑不解的是,包拯斩杀桃杌究竟对他有何益处? 

 毕竟他自已也是士大夫的一员。 

 如今,他亲手开启了对士大夫的杀戮,将整个士大夫阶层置于险境。 

 将来,一旦他自身稍有差池,朝中大臣又有谁会为他辩护? 

 为了追求一个虚名的“青天”,竟然不顾自已的退路,真是愚蠢至极! 

 … 

 在皇上和太后的坚定支持下,不杀士大夫的风波很快平息了。 

 开封府这边,包拯这段时间专注于李宸妃的案件。 

 不过目前他尚未遇到重大转机和突破,包拯对此也感到十分苦恼。 

 值得庆幸的是,在公孙策神乎其神的医术下,李宸妃的视力竟然神奇般地恢复了。 

 而眼睛刚好,李宸妃便急切想要一睹包拯的风采。 

 正在处理开封府政务的包拯,得知李宸妃召见,便立刻返回府邸拜见。 

 “臣包拯拜见娘娘千岁,恭喜娘娘恢复光明,真是可喜可贺。” 

 李宸妃的注意力并未集中在自已的双眸,而是更多地投向了包拯的外貌与行为举止。 

 魁梧的身姿,英俊的面庞,一身正气。 

 李宸妃看罢,内心不禁由衷地发出赞叹。 

 “真乃良臣也!” 

 有这样一位忠臣辅佐,皇儿定能成就一番千古流芳的明君伟业。 

 “包卿快快平身。” 

 “谢娘娘。” 

 “包卿,哀家之事,如今可有眉目?” 

 包拯一顿:“臣目前尚无头绪!事关娘娘的安危,臣不能不小心谨慎。” 

 “更兼时隔多年,能证明娘娘身份的,除了手中金丸之外,再无人证。” 

 “唯有待臣细细寻找线索,还望耐心等待。” 

 “包卿言之有理,是哀家心急了,哀家的冤屈全仗包卿,包卿小心仔细。” 

 “娘娘放心,臣既然接了娘娘的案子,便竭尽全力为娘娘沉冤昭雪,让娘娘和皇上早日母子相认。” 

 “嗯!” 

 李宸妃颔首,心中早已急不可待。 

 自从回到京城,她从包拯和公孙策那里得知,皇上是一位品行端正、仁德兼备的明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