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映大江 作品

第275章 借刀杀人

 “其实,就算是我们不出手,办法也多得很,要把眼光放的开阔些。”

 “还有……什么好办法呢?”李贤循循善诱。

 王勃陷入了迷惑之中。

 论钦陵自己就武艺高强就不说了,他身边带着的那些人,也全都不是等闲之辈。

 人数虽然不多,却也有几十个。

 要对付这些人,不动武,怎么可能呢?

 若是动武,只要是这个刀箭一举起来,强度如何,其实就没有本质的区别了。

 都是一样的。

 还不如就来个痛快的。

 全都解决了完事。

 到底是仇恨蒙蔽了人的双眼啊,看着挺精明的一个人,除掉明崇俨的时候,不是很机智的吗?

 小主意一个接着一个的,一环套着一环,摆弄的可带劲了。

 一看就知道是深思熟虑之后的安排。

 现在怎么就不能想点迂回的战术呢?

 就知道打打杀杀,说到底,还是觉得论钦陵是大仇人,是心腹大患,必须对他大开杀戒。

 才足够解气。

 至于明崇俨,不过是宫廷内部的矛盾,就算是除掉几个人,也不会把波及面搞得太大。

 虽然东宫的那一夜,死人也并不算少吧!

 但是,论钦陵这些人,在王勃的眼中就毫无存在的价值,既然他们敢自己送上门,那就要担着被一举铲除的风险。

 这可由不得他们!

 要是知道夹着尾巴做人也就罢了,竟然还敢主动挑衅,大唐不给他亮亮家伙,他可能还以为可以在长安城里跃马扬鞭呢!

 “子安,你看,那是谁?”

 殿门已经敞开,昏暗的天色并没有阻碍东宫的一派欢腾热闹景象,这里的夜晚,亮如白昼。

 而在李贤的视线范围之内,一个同样穿着半臂襦裙,甚至还点了花钿的女子,亦穿梭其间。

 王勃终于看到了她!

 不是!

 应该怀疑的是,明明是这样熟悉的人,为什么到了这时,王勃才发现!“殿下竟然让米罗来做这些事?”

 “难道,殿下真的打算让她在东宫做宫女了?”

 米罗是王勃捉来的,那个时候,李贤也在,对于这个吐蕃女人,李贤是个回避的态度。

 他可一点也没有把吐蕃女人搂到自己怀里的意思。

 既是如此,又为什么让她像模像样的做起事来?

 “是啊!”

 “我这东宫也不养闲人,她既然是在我东宫呆着,又挂了个宫女的名号,让她做点事不是很正常的吗?”

 “再者,论钦陵出一趟吐蕃,是多么不容易的事情,我难道就不能发发善心,让他们这一对苦命鸳鸯多见见面才行啊!”

 “可是……”

 “让他们见面,这也太危险了!”

 “米罗可不适合当初的米罗了,她现在憎恨论钦陵入骨,怎么可能乖乖的在宴会上装成宫女伺候?”

 “要是她一个控制不住,那可就……”

 “那可就……”

 王勃鬼鬼祟祟,疑心重重,米罗那姣好的面容,似乎都已经消失不见,仿佛已经化身了厉鬼。

 将要来索命!

 李贤呵呵一笑!

 “原来,你还知道危险啊!”

 “这不是很好吗?”

 “吐蕃人对吐蕃人,男人和女人,毫无疑问,他们相遇,若是出了任何问题,那都是他们自己的事。”

 “我大唐的律法可管不着吐蕃人,再者,就算是他们之间有什么纷争,那也是感情上的事,也不会和使团的使者身份有任何的瓜葛。”

 “有米罗这么现成好用的一把刀横在这里,我们为什么要劳师动众,用大唐的人?”

 “借刀杀人,不是更好吗?”

 冷酷的笑容,浮上了太子李贤的脸颊,这一刻,他不再是怜香惜玉温柔多情的风流贵戚。

 他是大唐的太子!

 是未来的储君!

 只要是为了大唐的未来,他是不介意流点血的!

 更何况,身为大唐太子,李贤也不过是搭建了一个舞台,让大家尽情的表演而已。

 至于各位主演,你们拿到的剧本又是什么,打算如何做,那就不是李贤可以控制的了的。

 一切,都是自己的选择。

 就好像,

一定要把东宫作为野心和算计的舞台,这也是李贤的选择一样。

 既然选了,就要有承担这种选择将要产生的代价的决心。

 毫无疑问,李贤是具备这种决心的。

 甚至,以身殉道,也在所不惜!

 而现在,道场已经准备就绪。

 御用演员们!

 你们在哪里?

 快来吧!

 东宫大门常打开,太子李贤,恭候多时了!

 …………

 既然是到东宫来赴宴,以开宴的时辰为准绳,到达的时间或早或晚,其实都是自己的选择。

 但往往,大臣们都是宁可早些,也不愿意晚些。

 于是,以朱雀大街为界限,东西两边的里坊就这样热闹了起来,许多装饰豪华的马车,纷纷从深宅大院之中走出来,来到这通往皇城的必经之路上。

 由于人数众多,以至于宽阔笔直的朱雀大道也一时拥堵了起来,通行不畅。

 竟然有这么多的人!

 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人!

 没办法,谁让大唐太子在东宫举宴了呢?

 这种盛事,当然是只要能够被邀请就要尽量参加,只要是身子骨还能动弹,谁愿意缺席?

 虽然就算是缺席,也并不会有人受到责罚,甚至,对于主办宴席的太子李贤来说,究竟谁要来,谁不必来,他心里也没有一个名单。

 就算是找个托词不来,也一点问题都没有。

 毕竟,很多人本来就不是他请来的嘛。

 谁来,谁不来,又有什么重要?

 然而,众臣们依然不会放过这个机会。

 李治的身体渐渐的衰败了下去,而毫无疑问,太子李贤的位置却是越来越稳固了。

 这位上任不到一年的太子殿下,虽然还是个新人,但时候存在感已经比他的亲大哥要强上不知道多少倍。

 人们已经可以在他的身上看到明君圣主的雏形。

 但凡是有点头脑的,还想继续在这个朝堂上混的,年纪轻的,希冀着未来的发展的,哪有一个会放过李贤?

 不必李贤登高一呼,人群就自然而然的拥上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