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映大江 作品

第212章 朕的义女上官婉儿

 “阿耶,阿娘呢?”

 “怎么没跟着一起过来?”

 虽然太平已经被告知,此刻,天后正在蓬莱殿养病,但她还是对眼前的情况接受无能。

 阿耶是从宣政殿过来的吧!

 肯定没错。

 既然是从宣政殿过来的,那么,不应该是夫妻两个手牵着手,一起出现吗?

 小太平终究还是太小了,自从她懂事开始,大唐朝廷就已经是二圣并立。

 李治很少单独上朝。

 倒是武媚娘却经常代替李治,面对群臣。

 对。

 就一个人。

 于是,弱鸡阿耶独自出现在宣政殿面对群臣的几率,实在是……

 “他们没告诉你吗?”

 “媚娘在养病,走,阿耶带你去看她。”

 大手拉小手,一生一世一起走!

 小太平就好像是降落到这大唐皇宫的天使,她的到来,为这阴谋浮动的宫廷带来了无限的乐趣。

 尤其是天皇李治,更是获得了久违的亲情温暖,享受到了儿女绕膝的快乐。

 实际上,在皇宫里,作为皇帝,总是疼爱女儿比儿子更多的。

 放眼李治的这些儿子,严格说来,都已经算是十分规矩的了,他们既不玩物丧志,也并没有贪财好色,更不贪恋权力。

 但是,只要是皇帝,对儿子,基本上都还是不太放心的,况且,你看他们的年纪就知道了。

 一个个的,都长大了,年纪也慢慢的都上来了。

 儿子和女儿终究是不同的。

 等到年岁渐长,他们就会自然而然的和父母产生距离,不再那样亲近,而随之而来的问题,也就十分明显了。

 那就是,父子之间就会为了权力而争夺,就算是儿子不争,老子也会担心儿子要争。

 那种戒备,忌惮,是免不了的。

 但女儿就不同了。

 别说是太平这样的小可爱,就是一开始就恃宠生娇,热爱权力的一些公主,做皇帝的也很少把她们放在心上。

 因为你深刻的知道,公主的权力,不过是边边角角,是影响不了大局的。

 用皇帝的思维来看,不过就是让她享受嘛。

 要钱。

 要物。

 但她们终究不会对皇位有想法,就算是她们有想法,也根本就没有实现的土壤。

 可皇子就不同了。

 他们一旦起了歹心,那就是要真的刀兵相见的,说不定连皇帝老子的老命都会有危险呢!

 要是你的头上总是悬着一把刀,你还会对这个潜在的凶手那么亲切疼爱吗?

 李治又是一位情意满满的慈父,他的情感缺失,总是需要人来填满。

 于是,小太平就当仁不让的充当了这样的角色,况且,也只有她能担当这样的角色。

 谁让武媚娘就生了这么一个女儿呢?

 但凡有第二个,李治也不会这样宠溺小太平。

 父女两个手牵手走在前头,本来呢,上官婉儿是打算跟在宫女的队伍里的。

 虽说,从名义上还是内里上,她的地位都要远超宫女,也并不是奴籍,但她一项是个相当有自知之明的女士。

 不用别人提醒,也知道自己该摆正位置。

 怎奈何,虽然她自己对自己的定位很精准,可有的人却就是不肯让她融入泥沙。

 上官婉儿才刚刚跟了几步,小太平就把她一手拉了过来。

 “婉儿姐姐,你别跑啊!”

 “阿娘肯定也想你了,你也要和我一起拜见阿娘。”

 上官婉儿眉头一跳:想我?

 天后娘娘?

 这可能吗?

 …………

 “婉儿,你也辛苦了!”

 “快!”

 “到我身身边来!”

 “让我仔细瞧瞧!”

 上官婉儿带着无所谓的心情跟着小太平来到蓬莱殿,可你猜怎么着,看到爱女,武媚娘自然是亲亲爱爱,抱着说话,疼爱的话儿说不完。

 可没过多久,天后就注意到了上官婉儿,还贴心的把她叫到了身边,仔细的打量。

 “圣人看看,婉儿的气色是不是好多了?”

 武媚娘眼中的上官婉儿,已经初见少女的风采,脸色红润,身量也丰满了些。

 李治自然是连连点头:“对,没错!”

 “朕看着,和上官西台当年还真有几分相像呢!”

 上官婉儿小手一抖,连忙控制住那翻腾的情绪。

 也没有在脸面上流露出来。

 呵!

 多么傲慢的人!

 这就是帝王!

 他们竟然就这样笑嘻嘻的在上官婉儿的面前提到祖父的名字!

 而他们的笑容也就表明了,他们对当年之事毫无忏悔之意!

 这一页,就算是掀过去了!

 而被他们祸害的,惨遭牵连的上官婉儿呢?

 他们夫妻似乎对婉儿十年以来的遭遇,一点同情愧疚都没有,甚至还觉得,一个罪臣之女,如今可以在这内宫之中任意行走,成了才人,成了帝后面前的大红人,还是她的福分了!

 都是武媚娘心善,才把她这个可怜人给捞出来的。

 要是没有武媚娘,她上官婉儿不过就是在掖庭老死的命。

 说到掖庭,上官婉儿还想起了一些故人。

 义阳公主,宣城公主。

 这两位令人同情的女子,便是萧淑妃之女,上官婉儿和她们也算是老相识了。

 萧淑妃之女出生较早,每一个都比已经去世的前太子李弘要年长许多。

 前几年,也就是咸亨年间,李弘发现两位姐姐都被关在掖庭,算算岁数,也是二十几岁的人了,不只是不能以公主的礼仪出嫁,甚至都不能见天日。

 在掖庭过着困苦的生活,于是便善心大发,请求武媚娘赦免她们。上官婉儿被囚禁之时,也曾见过两位公主。

 她们本该和太平一样,享受着金尊玉贵的生活,享受着父母的疼爱,可最后却落到了那般田地。

 对亲生女儿,李治尚且如此,对她这个罪臣之女,又会有什么发自肺腑的怜悯吗?

 或许,上官婉儿还真的该感恩。

 你看,两位亲生女儿都得不到的待遇,她却得到了,这怎么不说是大皇帝特别的爱呢?

 “婉儿,既然从洛阳回来了,你也不要到别处去了,就住在这蓬莱殿。弘文馆新近搜集了一批书籍,都是民间征集上来的,你就到那里去,想看什么,就看什么。”

 “弘文馆那边的人都认识你,你要不用什么令牌了,直接过去就行。”

 “婉儿谢过天后娘娘。”

 虽说心中不忿,可这表面上的功夫,婉儿也没放下,照样是一张含羞带怯的小脸,说着可人心的话。

 这似乎也没有什么好指摘的。

 她毕竟还是小孩子嘛。

 就算是悲愤,那种情感也不至于刻骨铭心,也不见得能时时刻刻都惦念着。

 一旦有了可以吸引她的其他的话题,她就立刻把那种坏心情给抛到了一边。

 比如,书籍。

 武媚娘看人确实有一套。

 身为宰相上官仪的孙女,上官婉儿确实是难得的才女,她性情稳重,才思敏捷。

 嗜书如命。

 有了民间收上来的典籍,她当然是要第一时间就取出来阅读的!

 而武媚娘呢?

 也是同样的想法。

 现在上官婉儿才只有十二岁而已,虽然已经有了深厚的文学功底,但是,对这个世界的认知,还有很大的不足。

 那些繁重又复杂的朝务,现在还不急于让她去接触,倒是该让她从古代典籍当中汲取营养。

 尤其是那些阴谋诡计,还有那些奸人、善人,都要辨认清楚,在上官婉儿具备了最基础的政治素养之后,武媚娘才能在她这棵小树上比比划划。

 把她打造成自己需要的样子。

 而现在,正是打基础的阶段。

 至于天皇李治,自然是对媚娘的这种安排点头称是了,比这更离谱的事情,她又不是没有安排过。

 只是看看书而已,已经很清淡了好不好!

 “圣人,你是不是还有什么要说的?”

 “关于婉儿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