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海瑞 作品

第42章 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第2页)

 十三爷于是带着一干人等,跋山涉水,像风水先生一样实地勘探。第二年春,在九凤朝阳山看到一块墓地,雍正也觉得可以。后来开工之后,发现土地中杂有沙石,雍正不满意了,说规模虽大,但里面夹有沙石,不可用。十三爷于是继续寻找,发现遵化没有理想的陵地,便来到易县的泰宁山太平峪,找到了一块上好的陵地。十三爷上奏说:“这块地是乾坤聚秀的地方,阴阳在这里汇聚,龙穴砂水,无美不收,形势理气,诸吉咸备。”雍正这才觉得满意。十三爷这次又立功不小,雍正决定在自已的万年吉地中赏赐一块“中吉”之地给他。 

 十三爷听了,不但没有高兴,反而非常惶恐,他说这块地只有大富大贵之人才能享用,自已只不过是一个臣子,绝对不能在帝王的陵寝上修建坟墓。十三爷是多么明智的一个人,雍正是否真心赏给他不得而知,但他如此回应确实很讨帝王的欢心,可以这么说老十三是把雍正的脉给摸准了。后来十三爷在涞水县境内为自已找了一块平善之地作为墓地,认为像这样的墓地才适合自已,奏请雍正批给自已。雍正答应了他,接到圣旨后,十三爷高兴得手舞足蹈

。当天,十三爷来到自已墓地后,从地上捧起一把土,连水都不喝,直接吞下,以此表示皇恩浩荡,自已感激不尽。 

 十三爷就是这么一个谦虚的皇弟,一个很会做人的臣子。他病重之时,雍正经常要过来看他,他执意不肯,说皇上日理万机,千万不要为了小臣耽误了国事。在逝世之前,他反复叮嘱家人:“丧事要按照一般亲王的礼仪办,不得逾越半分,丧事一切从俭。” 

 你说,有这么一个兄弟,雍正能不珍惜吗? 

 可惜。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雍正八年,皇上最器重的弟弟怡亲王十三爷因劳累过度去世,年仅44岁。你想啊,那么多工作都压在他身上,他不挂才怪呢。得到十三爷的死讯,雍正皇帝极度悲哀啊,马上命人。把十三弟赠给自个儿的鼻烟壶收好啊,并且呢,安排下去说如朕万万年之后,将此三件安于子宫内。就是把他赠给我的这个小鼻烟壶作为自已死后的陪葬品,足以说明他对十三爷有非常深厚的感情。十三爷的谥号雍正皇帝费尽心思最终。亲自圈定贤为他的这个谥号,,把忠敬诚直,勤慎廉明,加在十三爷的谥号贤之前,使得十三爷成为清代。谥号最长的亲王,后来雍正皇帝特许把他名字中的允改回到胤啊,跟这个雍正皇帝用同一个字啊,要知道这就意味着老十三就不用避讳雍正皇帝的名字了啊,这种待遇是雍正所有兄弟当中唯一的,而且呢。雍正皇帝超越亲王祖制给十三弟建造有清一代最大的亲王陵寝。 

 其实这个十三爷死之前啊,留下嘱托说自已坟墓当中不要带贵重的物品。丝帕香囊足可,而且呢,陵墓不要奢华呐,四爷很心痛,前面一条儿没违背啊,而且呢,还把自已贴身的丝帕放到弟弟的棺木之中。但是第二条儿就做不到了,如果按照礼制,这个十三爷只能用亲王礼下葬,但是皇上给弟弟修建了一个所有的亲王当中最大的陵墓。另外呢,胤祥死前希望把他的怡亲王府改为寺庙,雍正皇帝同意了,四年之后,这座寺庙改建成,雍正根据十三爷的谥号,把这座寺呢起名为贤良寺,就为了纪念他这个最亲的弟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