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父亲苏洵常常出游在外,所以苏轼的启蒙教育便落在了母亲程夫人身上。
程夫人温良慈爱,满腹诗书气自华。她不仅教育苏轼读书识字,而且还经常对他进行明辨是非的人格训练。
有一次,苏轼在读《汉书·范滂传》时,里面讲的是东汉时范滂铁面无私的故事,恰逢政风败坏,宦官专权,为坚守正义,他与小人正面作斗争,最终被捕入狱,不幸被杀。
苏轼读完备受感动,于是就问母亲:“如果我想和范滂一样(为名节而不顾生死),母亲您答应吗?”
毕竟正常人都会趋利避害,而范滂却不懂得明哲保身,这绝不是什么聪明之举。
而程夫人却反问小苏轼道:“你能做范滂,我难道就不能做范母吗?”
苏母的凌然之气,让小苏轼颇受震撼,以至于让在未来的官场上,天真执拗的苏轼一直守望初心,坚持真理,不惜与他人以死相争。】
“好!”
刘彻赞道:“程氏女真是一位贤妻良母啊!如此良母怎么会教育不出来一个优秀的儿子呢!”
虽然刘彻不知道范滂是谁,但他知道能这样在史书上被大写的直臣,他的事迹一定是刚正不阿的。
“这个苏洵还真是和朕一样的好运气,娶到了好老婆啊!”
“都说三岁看大,六岁看老。苏轼未来能成才,恐怕一半都要归咎于母亲幼年的教导。”不然指望他那不着家的爹吗?
苏辙:“我哥是可以任性而为了,可怜我这个弟弟天天擦屁股了”
【北宋至和二年,公元1055年,苏轼迎来了自己人生中的第一大喜事——洞房花烛夜。
这个美丽的新娘子名叫王弗,正是她的智慧,也是她的体贴,陪伴着苏轼走过了整整十一年的风雨历程。
而这十一年,也是苏轼初入仕途最难走的十一年。
两个人琴瑟相和,甘苦与共,留下了深厚的感情,以至于在王弗去世的十年后,远在千里之外密州任太守的苏轼,午夜时分梦到了妻子,竟然激动得相顾无言,梦醒之后才觉是一场大梦,空留了一地的意难平。
苏轼将此梦写作了一首词以悼念亡妻十年的忌日,这首词也被认为是悼亡诗词中的绝对佳作。所谓是真情郁勃,句句沉痛,而音响凄厉,“有声当彻天,有泪当彻泉”也。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你我一生一死,隔绝已十年,相互思念却很茫然,无法相见。不想让自己去思念,却难以忘怀。
即使相逢你也该认不出我了,因为四处奔波,我早已灰尘满面,鬓发如霜。
从这首词看,苏轼追求的似是一种更高的生活情趣,是能够互通衷曲的人生知己,因此他虽写的只是个人生活范围的感伤,却不粘不滞,冰清玉洁。】
曹操:“此人给孤的感觉和其他文人不一样。”
“其他文人描写美人,不管出于什么样的情形,多多少少都带艳丽之色。正如天幕对他所评价的一般:冰清玉洁,有形有度,松弛之间掌握的尺寸很好!”
曹操自己不止是一个杰出的政治家,同时他在文学上的建树也十分卓越,他的文学鉴赏能力在曹营里也绝对是上筹的。
“天幕刚才也是简单的介绍了他到处跨行留下传说,但不知此人日后的成就到底有多大?”
“说起来,还真是艳羡宋朝皇帝啊,人才多的都用不完了。”
南宋鹅湖的一处心亭里,两个宽袍文人正坐在一起品茗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