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赵匡胤这个确实容易,但朕不敢评价他!”
“朕怕到时候驾崩之后到了地下,让这小子两拳再打死我一次。”
【华夏文明,五千年灿烂,每个人都有最向往的时代。
有人向往汉唐,能见证帝国的文治武功、国威远播。
有人向往大明,能见识到明朝发达丰富的市井文化。
有人向往三国,能目睹群雄的英雄风采、刀光剑影。
也有人向往大秦,虽然秦朝法律严苛,自己到了大秦会被当成不伦不类的异族被处死,但是依然挡不了后人对秦始皇的狂热,想要为他出谋划策,让大秦攻占全世界的土地,让全球只说一个语言!
正所谓是:
“全球二百多个国家和地区,数百种的语言,几十种文明,这难道不是对陛下的背叛、对始皇帝的不忠吗?”】
嬴政:“”
“后人丰沛的感情朕再一次感受到了,但是朕的精力处理不了那么庞大的领土啊!”
扶苏:“父皇,儿臣觉得这里面不只是后人对您的爱戴,更多的是我大秦大一统的理想深入到了这片土地里每一个生活的人的骨子里!”
“这才是我大秦留给这片土地最大的财富啊!”
嬴政欣赏的点了点头,扶苏有长进了!
李世民:“朕觉得后人还是生活的太安逸了,乱世有什么好向往的?”
“就该是我这盛世大唐,才是最值得向往的时期!”
【当然也有很多的人向往宋朝,能感受民众的自得其乐、幸福生活。
宋朝的首都汴京是国际化大都市,有茶坊酒肆,有脚店肉铺,绫罗绸缎、珠宝香料,居然还有外卖小哥。
一位历史学家评价宋朝说: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
而宋朝能结束五代十国乱世,成就太平盛世气象,要归功于创始人、首席架构师赵匡胤,他讲的三句话,奠定了数百年的国策。
没有一个开国皇帝是平庸之人,他们无一不是当世豪杰,乃至华夏文明中不可多得的顶天立地的大人物。
纵然是得天下容易的隋文帝杨坚、唐高祖李渊,甚至是在汉朝明君扎堆里不起眼的汉太祖刘邦,他们的一生都不是简单的文字可以概况的。
每一个人都在不同的时期对这个文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呵呵,乃公原来在一些人的眼里也是得天下很容易,没什么作为的皇帝吗?”刘邦乐呵道。
李世民:“宋朝虽然在后世被人称为弱宋,却不能代表宋朝的开国皇帝是个无能之人。”
“赵匡胤此人能开创一个三百年的国家,结束了乱世,一定有什么出人之处!”
【961年,35岁的赵匡胤已在位两年,但他对陈桥兵变仍念念不忘。
七月初九,晚朝之后。
他把石守信等禁军将领留下喝酒,共叙革命友谊。
酒酣耳热,太祖突然屏退侍从,明显是要谈心的节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