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抽奖 作品

第三百三十八章 重启松锦大战(第2页)

 所以明军不需要非得练出野战中一定歼灭对方的部队,只要有一批能在一定条件下可以野战相持的部队,就完全可以对抗八旗军,并最终获得胜利。

 明朝也确实在努力建设这种部队。

 在经历了前期三次大战役(萨尔浒之战、辽沈之战、广宁之战)失败后,明朝基本承认了自己军队质量严重不如对方,所以也开始努力练兵,希望有更新更可靠的部队。

 事实上也练出一批不错的部队。

 明朝最优秀的家底,就因为皇帝认为要打了,就可以完全不听前线主帅意见,一次性送光。同时还把自己手里此时最好的将帅一起送给对方。

 所以为什么说历史上明朝最终没有组建城与八旗军抗衡的强军?因为部队建设是需要时间的,需要老兵带新兵滚动发展,需要适合的战术、适度的锻炼,一点点打磨。

 如果一支部队,刚有点起色,就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快速报销了,部队建设缺少传承,优秀将领损耗过快,那就没法滚动积累发展。你可以想象清军要是今天死个代善,明天亡个多尔衮,今天镶蓝旗全军覆没了,明天正白旗被打残了,那八旗军还能保持战斗力吗?

 历史上的明军不是不能建设一支强军。虽然这时候明朝政治、军事建设确实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是百倍的人口和更悬殊比例的粮食产量,完全可以供应明军哪怕建设效率低的多,也能养出几支不差于八旗军的部队。

 根本原因还是明朝政治上的一系列痼疾,往往导致军队刚练出一点规模,就种种原因报销了。这才是历史上明军战斗力一直上不去的根本原因。

 但是在崇祯皇帝解决了明军内部的问题之后,明军的问题就被基本上解决了,debuff给消除的差不多了。

 而且还多了一大堆正面buff,民族主义,帝国主义,赏罚分明,补给充足,英明决策.......

 这就让满清感到无比的崩溃和绝望。

 哪怕是全盛时期的满清,都拿现在的辽镇没有办法,更别说是被崇祯皇帝打残之后的满清了。

 ......

 大明崇祯六年四月初,辽西,小凌河。

 火铳击发的声音如爆豆一般噼里啪啦的乱响。

 明军马兵的火枪已经响成了一片,间或还有野战炮交相开火的声音。

 在小凌河南岸,在四月初二的白天降临之后,大批的明军骑兵就从他们的松山大营开了出来,扑向尚在八旗兵控制下的小凌河南岸,以百骑为队,同锦州派出的满八旗、蒙八旗马队打在了一起。

 这场发生在主力部队展开之前的骑兵先锋战可不是随便打着玩的,而是为了夺取周遭战场主动权而战的。获胜的一方,将会成为小凌河周遭战场的主宰,从而掌握主动。失败的一方,则将会因为无法掌控战场,无法对敌人展开有效侦查,无法遮蔽己方的行动和营地,从而陷入被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