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抽奖 作品

第三百三十章 满朝勋贵爱大明(第2页)

 只让江西人做官这种事,是绝对不可以再发生一次的!

 只是南直隶的勋贵们不知道崇祯皇帝的良苦用心,他们还在嚷嚷。

 “可是几千万商税也太多了吧?”

 “是啊,几千万呢!”

 “怎么拿得出来?”

 勋贵家的子弟一般都是学渣,没什么机会可以走科举的路子上升,所以他们才不在乎有多少额度,当然不希望用自家的银子为士大夫的子弟铺路。

 骆思恭拈着胡须笑道:“几千万其实也没那么多......过去朝廷从南直隶所取的额税,基本是钱粮各半。其中的粮食又要走漕运北上,送去北京。可是南直隶这些年棉桑大兴,人口又大增,粮食早就不富裕了,甚至还不够自己吃的,每年都要从湖广购入大量的粮食。

 如果能从万岁爷那里弄来高级粮种,对南直隶来说是很有好处的。

 另外,万岁爷已经下了废漕改海的决心......这对南直隶而言,无疑是天大的善政啊!南直隶为了维护运河畅通,每年扔在运河上的人力物力,都不是一个小数了,而且保漕弃淮又让淮河两岸时常洪水大发!

 骆老爷子叹了口气:“譬如徐州上一次的洪水淹了几年,水退之后就是运河清淤,不知耗费多少人力物力,还没搞完,搞不好,又要淹了!光是徐州和淮安府的淮北州县,因为这两场洪水损失的粮食,就够整个南直隶缴纳多少赋税了?”

 这倒是真的,由南京户部负责的漕运开销,以及治理淮河、洪泽湖和南直隶境内黄淮的开销,是不算在赋税内。这些费用基本上得由南京户部自筹,也就是向下摊派。

 而黄淮运这个大麻烦的根子就是黄淮夺淮后的“保漕弃淮”,这个政策穷了两淮几百年,将本来富裕的淮河沿岸变成水患连年的苦地方。

 如果大明朝廷肯放弃漕运,改用海运。

 那么“保漕”就变成“保淮”,就可以在徐州和淮安府的淮北地区另外开凿黄河入海通道。这条河道一成,黄河泥沙就不会再进入淮河,淮河水患也就能大大缓解。而且维护淮河、黄河、运河的费用也可以减少许多。

 整个南直隶从中的获利,每年都会有上亿石......

 骆思恭又道;“另外,现在朝廷有了高级粮种,就不需要南直隶拿出米粮北运了,起码在数量上是大大减少了。这样咱们就争取折色......而且还能争取折布和折绢。南直隶盛产棉布丝绸,这几千万的税收是交粮食、交银子、交布绢,那完全不是一回事啊!”

 “万岁爷能答应折布折绢?”又有一个南京勋贵问了起来。

 南直隶有苏州、南京、扬州、松江等四个纺织业中心城市,布匹丝绸的产量极大,不仅行销中华,还远销世界。如果将几千万的赋税折成布绢,那么对南直隶来说,压力就大大减轻了。

 “能啊!”骆养性笑了起来,“万岁爷不是不讲道理的,而运银子北上......南直隶市面上才多少银子?一年运几千万北上,很快就会没银子了。而北直隶的银子太多,粮价布价就该大涨了。不如运布匹丝绸等南方产物北上,又可以当解决北方物产不足,还不会让北方物价暴涨,不是很好吗?”

 大奸臣还是懂一点金融的,知道北京周围商品经济不发达,根本消化不了大量的白银。

 而南直隶经济发达,又需要银子周转。

 骆思恭的目光在厅堂之内又是一扫,笑着道:“诸位如果没有异议,那咱们就一块儿拟个奏章,然后去见万岁爷......也让万岁爷瞧瞧咱们这些勋贵和大明朝都是一条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