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抽奖 作品

第一百八十八章 总有反贼想害朕(第2页)

 “给我抓起来带走,交给陛下去处理!”

 钦差怒骂了一句,让一众明军直接上来把县令和唐举人都抓起来。

 ......

 “陛下,我们的动员率已经到极限了,如果想动员更多的汉人参战,现在直属的土地是不够的。我们必须出兵拿下山西,河南,山东三省,这样就能多出几千万汉人人口,可以征召几十万素质不错的部队了!”

 李靖拿着指挥棒,在地图上为崇祯皇帝分析局势。

 在李靖看来,汉人的青壮年比例只有总人口的60%多,其中青壮年男性占比大约30%,刚好有一半。

 要知道,不是所有男性都能成为一个合格士兵的,也不是所有男性都愿意为国作战的。

 一个群体内总有一些人是不愿意被宏大叙事感召,离开温暖的家去战场上拼命的。

 还有一些男性则因为种种原因(身体情况不好,智力不高,学习能力差,反应不灵敏)等等,不具备成为合格士兵的条件,上了战场只能当炮灰。

 所以李靖认为,汉人当中真正民族情绪爆棚,愿意积极主动上前线作战的优秀士兵,大约只占有总人口的1.5%,剩下的都是不愿意当兵或者不适合当兵的男性!

 由于崇祯皇帝大幅度提供了士兵的待遇和伙食,这个志愿兵占人口的比例提高到了2%,剩下的兵源都不符合李靖的要求,起码是不符合李靖对于正规军的要求,最多能当个民兵去填线。

 而实行志愿兵役制度的崇祯皇帝,直接掌握的地盘(不算孙传庭部),只有两千多万汉人人口,能够集中三四十万的明军正规军,直接在野战中打崩了皇太极。

 2%的志愿兵,在同等装备情况下,野战确实是碾压动员了所有满人的满清八旗兵。

 皇太极之前的强势,本质就是欺负大明人力资源枯竭。

 准确点说,是愿意为大明战斗的男人数量已经无法填满以前的战线了,导致战线上的力量越来越空虚,从而不断出现可以被皇太极突破的漏洞和弱点。

 防守就这个麻烦,你必须把整个战线填满,任何一个重要的点位被突破都会导致战线崩塌。

 之前情况是战线拉的太长,维持战线需要的士兵数量,已经超过了大明能维持的士兵数量。

 处处设防,则处处空虚。重点设防,则非重点区域就会被突破,进而形成连锁反应。

 那么我们再深入点问:为什么大明拿不出足够的士兵?难道真的汉人男人打光了?

 不,汉人男人离打光还差的远,但是,在文官老爷的克扣军饷之下,“愿意上战场且有能力成为合格士兵的汉人男人”,之前确实快打光了。

 而进过崇祯皇帝一系列加强军备之后,算上系统送的部队,总共也就是在三四十万汉人部队,再加上孙传庭的二十万人马比较精锐。

 剩下的明军,战斗力和忠诚度,好吧,基本上都是笑话。

 然而这直接抽干了崇祯皇帝控制区的优质人力,想组建更多有战斗力的部队,就必须拥有更多的汉人人口。

 在李靖看来,汉人2%的人口可以野战,8%的人口可以填线,两亿汉人,总共10%就能组建足足两千万明军,按照一个汉人二十年的补充速度,只要明军的损失控制在每年一百万人以下,就一定是可以维持战线和猛攻的。

 当然,这些都是在军饷没问题的前提下,好在擅长抄家的崇祯皇帝也不缺军饷。

 对于崇祯皇帝来说,这几十万汉人军队,就是他坐稳皇位的最大本钱,是钢铁一样的基本盘。

 只要这个基本盘存在,崇祯皇帝的统治就是能够维持下去的。

 但,总有人不希望看到崇祯皇帝能维持基本盘。

 没等崇祯皇帝说点什么,王承恩就带着一份报告走了进来。

 崇祯皇帝拿起报告一看,直接破口大骂:“李虎都快被打死了?该死的反贼,总有反贼想害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