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抽奖 作品

第一百七十七章 这是汉奸,直接杀(第2页)

 有了领头者,众军士稍稍镇定,重新组织起来。经过一番激烈混战和费力整顿,唐军不断聚拢,在寝宫外围组织起防线,混于其中的突厥叛军不断被肃清,总算没让叛军冲入寝宫。见唐军渐渐稳住了阵脚,阿史那结社率和剩余的二十多叛军感觉刺杀无望,于是一人抢了一匹御马朝城外逃奔。这场惊险的刺杀行动,在离成功只差最后一步时功亏一篑。

 反应过来的唐军拼命追击叛军,叛军逃至渭水河畔时,河水猛涨,由于无船可渡,众人被唐军截住,在团团包围之下全数被擒。

 这次的事件影响极其恶劣,李世民本人也受到了严重的惊吓。他下旨处死了以阿史那结社率为首的几个主犯。看在突利可汗的面子,将贺逻鹘流放到岭南。

 在此次事件中,参与叛乱的都是突厥人,即便他们已经作为自己最亲近的护卫,他们仍然会以同族为轴心,在某个特定时刻集体露出背叛的獠牙。

 而那些于危难之中拼死护卫自己的,却无一例外都是汉家子弟。

 这足以证明,汉人和中原汉地,才是大唐永远的基本盘。所谓的草原天可汗,不过是一个象征强大的荣誉证书。一旦中原不再强大,就会顷刻间消散无形。

 明确了这一点,唐太宗李世民放弃了之前的胡汉平等理念,以及对内迁胡人一味怀柔的政策;转而成为坚定的汉本位主义者,以此为基准对待胡人恩威并举,霸王道杂之。此后无论是突厥还是薛延陀,李世民对胡人的态度始终贯彻一套原则:可用之而不可亲之,可使之而不可信之,可弃之而不可纳之。

 并且李世民每每回忆起此事,都不免感慨:“中原的百姓,是天下的根本,四方藩邦之人,犹如枝叶,损伤根本来使枝叶繁茂,来求得长久的平安,没有这样的事。当初没有听取魏征的进言,结果付出的代价一天比一天要高,差点断送了治国安邦大好局面。”

 十三年,太宗幸九成宫。突利可汗弟中郎将阿史那结社率阴结所部,并拥突利子贺罗鹘夜犯御营,事败,皆捕斩之。太宗自是不直突厥,悔处其部众于中国,还其旧部于河北,建牙于故定襄城,立李思摩为乙弥泥熟俟利苾可汗以主之。因谓侍臣曰:“中国百姓,实天下之根本,四夷之人,乃同枝叶,扰其根本以厚枝叶,而求安,未之有也。初不纳魏徵言,遂觉劳费日甚,几失久安之道。——《贞观政要安边》

 这大概是李世民用自己波澜壮阔的一生所凝炼出的感悟,崇祯皇帝又不眼瞎,怎么会不吸取教训呢?

 他又不是团劫壬,而是汉人的领袖。

 所以崇祯皇帝直接开口定调道:“朕以为,首辅所言甚是,不知众爱卿怎么看啊?”

 一个奸臣直接出来道:“陛下,臣以为,首辅所言,诛戮太甚,恐怕不是好事。”

 崇祯皇帝呵呵一笑:“还有哪位爱卿和他观点一样?”

 又有几个奸臣站了出来。

 崇祯皇帝指着他们直接道:“这几个已经不是一般的反贼了,这是背祖忘宗的汉奸,必须重拳出击!他们的九族审问都不用审问了,直接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