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抽奖 作品

第一百三十八章 遵化保卫战

 阎应元看着崇祯皇帝的圣旨,嘴角微微抽搐了一下。

 如今满清的攻城战已经开始,只能祈祷崇祯皇帝能够快速带兵前来支援了。

 李靖在规划大明北直隶防务的时候,采用的就是“重县城,轻长城”的策略。

 这不是李靖不懂军事,而是如今的明军没有战马的现状决定的。

 如果要守长城防线,没有几十万大军是守卫不过来的,而是还必须配备大量的战马给骑兵作为机动部队。

 只是问题在于,大明要是真有这么多大军,守个屁的长城,出关踏平满清不好吗?

 而崇祯皇帝把骑兵基本上都集中在了他的中央军,地方明军的骑兵根本就不够用。

 没有骑兵,长城就根本守不住。

 因为长城太长了,满清可以依仗马力优势,随便找一个关口集中起优势兵力猛攻。

 一旦满清突破了长城,没有重兵守卫的县城,马上就要沦为满清的粮仓。

 而没有骑兵的长城军团,也别指望他们能够夺回长城了,骑兵对步兵,在没有燧发枪的年代,优势还是很大的。

 而崇祯皇帝的现状,他作为汉人的皇帝,只要付的出军饷,他有的是汉人的人力可以挥霍!

 拥有神州基地车和少府这个军工组织之后,崇祯皇帝也不缺火枪,子弹和炸药包!

 在这种情况下,崇祯皇帝想组建汉人步兵是非常容易的,几乎是想要多少就有多少。

 但是想组建汉人骑兵,那是非常困难的,因为之前没有战马。

 只要用汉人步兵守住了城池,不让满清获得补给,崇祯皇帝就可以集中兵力和入关的满清进行战略决战。

 就像现状,皇太极在看到遵化县城的时候,就感觉无比的心塞。

 如今大明北直隶防务总督是卢象升嘛,有着强大的权利在北直隶推行他的防御政策。

 而遵化县城,因为可能遭到满清的重点攻击,阎应元就被崇祯皇帝派了过了,不惜一切代价的加强遵化的防御体系。

 实际上,遵化县城这个地方,早在万历年间,就被戚继光注意到了可能的防御漏洞。

 所以重修了遵化县城的城墙,让遵化的城墙厚达三丈,墙高三丈六尺,全长一千三百五十一丈,城墙内外全部用青砖垒成。环城还有三丈宽,两丈深的护城河。

 而且为了进一步增强防御,遵化城的四座城门外还增修了瓮城,算是非常坚固了。

 阎应元到任之后,认真检查了遵化县城的防务,发现这里的城池非常坚固,没什么需要改的,就直接找人加宽和加深护城河。

 在这个时代,只需要一天管三顿干饭,再发二十个钢镚,要多少汉人壮劳力,就有多少汉人壮劳力,可谓是非常的便宜且廉价了。

 阎应元发了点工资,就有无数汉人来工地应聘了,而且干活非常卖力。

 没办法,如今的汉人,给华北平原的地主老爷干一年的长工,除了管两顿饭(没多好,纯粹就是粗茶淡饭,糙米),就是发二两银子(实际上发不了全饷,因为长工总会欠地主的工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