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条:需要上军事法庭的,崇祯皇帝直接处决。
......
一众军官听完崇祯皇帝的补偿方案,再看看那些直接被拉出去砍了脑袋的军官,顿时就觉得崇祯皇帝简直是天下第一号的明君啊。
在拿崇祯皇帝的银子和被崇祯皇帝砍了脑袋之间,所有的被裁撤军官都选择了拿钱走人。
当年赵匡胤杯酒释兵权,都知道把将军们放回家当富翁,校长收了这些旁系的兵权,连基本的温饱都不管。搞的几百名高级军官集体到先帝陵寝痛哭,真是滑天下之大稽。
崇祯皇帝的裁军也就是赵匡胤式的,拿钱解决问题。
钱当然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但是解决绝大多数的问题就足够了。
就像这样,一边动刀子,一边拿钱处理,崇祯皇帝的杯酒释兵权就完成的非常顺利。
那些为大明负过重伤,失去一条腿的军官,不会沿街乞讨,也不会被人用“有碍观瞻”加以驱逐,而是由崇祯皇帝发了一大笔钱。
那些比较清廉,积蓄用光,一日三餐都难以为继的军官,得到了崇祯皇帝补发的军饷。
那些立过战功,需要裁撤,自己又患病,孩子又小的军官,不需要吞药自尽,而是由崇祯皇帝补助,他的儿子全部送去大明少年军吃皇粮。
这么一番裁军下来,不说人人满意吧,至少崇祯皇帝真的是尽心尽力,而且给予了足够的物质补偿。
不过他旁边的英国公等人是不在乎裁军的,他们是勋贵啊。
崇祯皇帝笑着看了英国公一眼:“英国公,你们这是前来干嘛?”
英国公在旁边笑道:“陛下,臣等前来护驾啊!”
崇祯皇帝满意的点了点头:“就只有你们几个来了?行吧,把所有来的勋贵,或者他们的儿子来了,哪怕是家丁来了的勋贵,都给朕列一个名单出来。
不在这个名单上面的勋贵,也不要紧,朕知道他们都是病了嘛。
朕是仁君,不会因为下面的人生病了就生气的。
不过他们既然病了,就一定要好好养病。
北京这地方,不适合养病。
这样,朕格外开恩,让这些勋贵都去南京养病好了!
刚好他们可以和有病的宗子做个伴,互相照应照应,朕也就放心了!
如今北京的御医都裁撤了(这种刺杀皇帝的衙门留在干嘛?),就让他们都去南京的御医那里治疗吧!”
英国公顿时整个人都麻了,不来护驾就得全部打发去南京?
实际上,是个人都清楚,真正留在北京城的勋贵,才是大明勋贵真正的核心。
至于南方的勋贵,都是一群废物和米虫。
而这几家不来护驾的勋贵,看样子就要全部被打发去南京了。
而只要看到崇祯皇帝这么年轻,就知道这些人,很可能几十年都回不来了。
几十年回不来,他们基本上也就没有回来的可能性了。
至于南京城的御医,听上去就吓人啊。
大明的御医连皇帝都能治死,更何况是勋贵呢?
看着英国公哀求的眼神,崇祯皇帝顿时一瞪眼:“他们有病就去治病,没病为何不跟着你们一同前来护驾?到底是不忠心,还是有病,可得搞明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