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天前,大同。
李靖带兵走进军营,在接管了指挥权后,李靖第一件事是把所有能够参战的战士集合起来,让他们按兵种列队,然后让他带来的军官拿着名册一个个点名核对。
李靖的动作很快,即使这样,几千多明军也花了不少时间。(一个军营)
然而李靖冷静的像个机器一样,在每一个战士身上用去的时间几乎都是一模一样,但更加重要的是,如此枯燥单调的过程对李靖来说似乎全无影响,他和最初一样的专注和认真,哪怕是问过了成百上千次的问题也绝不省略一个词。
在旁边看着的崇祯皇帝脸色终于变了,对他的这种本身非常佩服。
其他的明军将领,同样为李靖的细致,专注和耐心所震惊,没有人希望有李靖这样的敌人。
而李靖藉由核对姓名兵种这个过程,可以让他通过自己的观察对每名战士的能力都有一定的了解。
点名的过程终于结束了。除了李靖之外,所有人都松了口气。
“所有军官出列!”李靖一声令下,百名大大小小的军官都站了出来。
然后,李靖收起了名册,冷冷地扫了一眼这些军官。
李靖停顿了片刻后才说:“现在,所有人全部重新编队!编队方法如下:......”
随着李靖的念叨,被他点到的士兵和军官就开始在其他军官的帮助下集结。
慢慢的,许多战士的脸色都变了。
李靖的声音就没有停过,整个过程中根本没有向名册看上一眼。难道就是刚刚点名的过程,他就把所有人都记住了?这怎么可能?
然而,当李靖把所有战士都重新编组过后,人们骇然发现,李靖真的就是记住了所有人,而且即时完成了几千人部队的整编!
但问题在于,还有许多军官没有被李靖采用,他们全部被分到了崇祯皇帝这里。
这些人,普遍就是李靖认为吃空饷较为严重,或者能力非常低下的军官了。
一连两天,李靖基本上完成了对于大同明军的整编,然后就弄出了四百多军官由崇祯皇帝处置。
对于这些人的安置,崇祯皇帝还是准备做好的。
真的要是搞出什么“哭陵”事件,崇祯皇帝就不好处理了。
“同是中山信徒,为什么有的人高官厚禄,有的人却衣食不周?尤可恨者,对曾经北伐、抗日流血流汗的未死者,招之即来挥之即去的手段,过于残酷。”
当年哭陵的事件,崇祯皇帝可还记着呢,反正他是不肯去当校长的。
所以崇祯皇帝对于这四百多军官,拿出了自己的裁军方案。
第一条:此前确实对大明立过大功,但是因为受伤不能作战和服役的,退出现役,但职位和待遇一律不变,崇祯皇帝发一大笔抚慰金,再包他的养老,他的儿子可以无条件进大明少年军吃一份皇粮。
第二条:此前没有立过什么功劳,只是凭借祖宗的庇护当了军官的,崇祯皇帝发一大笔钱直接买断,然后裁撤。
第三条:关系户和花了买钱进来的,崇祯皇帝发一笔补偿款,然后裁撤。
第四条:有一定能力,但是贪污腐败严重的,作风不良的,崇祯皇帝发一笔补偿款,然后裁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