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阿山小树 作品

第三百一十四章 帝王权柄,册皇后,大明天军的传说!(第2页)

 故而,诏书也被复印了很多份。

 奉天殿里念的时候,也安排了人,在外面的百姓面前念诵。

 此后,还会张贴出去,诏告天下。

 待到诏书念诵完毕,群臣方道:“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数千名官员齐声高呼。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三十万百姓的声音汇聚在一起,如排山倒海一般,刹时间,惊天动地的声音响彻了整个金陵城。

 朱允熥心潮澎湃,待声音止息,方道:“平身!”

 “平身!”

 “平身!”

 “平身!”

 又是一声声的传唱。

 大臣和百姓们则高呼:“谢陛下!”

 “谢陛下!”

 然后,众人从地上爬起来。

 登基大典,至此就算结束。

 正常而言,朱允熥此时应发表一些讲话,但今日的流程安排十分紧凑。

 登基大典一结束,紧接着便开始册封皇后。

 说起来,这虽然并不常见,但也并非首次。

 当初老朱也是在登基的当天,册封的马皇后。

 钟鼓再响,礼炮又鸣。

 顾盼君身着皇后专属的凤冠和礼服,自三十万百姓的前方,缓缓步行,一路直入宫门。

 前方有宫女太监开道,后方亦是长长的随行礼仪队伍。

 徐妙锦亦在她身后尾随。

 本来她虽是贵妃,却只需在宫内受礼。

 但顾盼君却说,徐妹妹身份尊贵,应给予更高的礼遇,与皇后一齐入宫,朱允熥对此亦不反对。

 于是便有了眼前这一幕。

 就这样一直走到奉天殿前,开路的太监宫女皆在两旁散开,仅有顾盼君和徐妙锦两人进入殿内。

 顾盼君在前,徐妙锦在前身后右侧五尺处。

 入殿之后,两人在正殿内中间站定,方徐徐向朱允熥行礼。

 太监拿出诏书,念道:

 “朕惟道原天地,乾始必赖乎坤成,化洽家邦,外治恒资乎内职,乃若宗庙之祀,礼重相成;德化之行,始于夫妇,既应符而作配,宜正位以居尊。”

 “咨尔顾氏,温惠秉心,柔嘉表度,六行悉备。本淑慎以流徽,伣天祥定。”

 “兹以金册金宝。立尔为皇后。”

 “尔其祗承荣命,表正壸仪。”

 “恭俭以率宫和顺,以膺多福。”

 “夫囯之本在家,允属彝伦之重;上以厚率下,庶臻至理之隆,布告中外,咸使闻知。”

 ……

 顾盼君跪下谢恩,再走上前去,接受朝臣和百姓的祝贺。

 紧接着,朱允熥又令太监宣读了立徐妙锦为贵妃的旨意。

 这与礼制并不完全相符。

 他原本以为礼部的官员,以及朝廷的大臣一定会极力反对。

 不料,朱允熥提出来之后,大臣们竟然都同意了。

 对于这些不是特别重要的礼仪程序,他们也不愿意太过纠缠,弄得新皇不开心。

 就这样,徐妙锦亦和顾盼君一般,接受了满朝官员及三十万百姓的祝贺。

 这般隆重的仪式,别说是贵妃了,恐怕很多皇后都比不上。

 待册封皇后和贵妃的仪式结束后,朱允熥牵起顾盼君的手,两人齐步自奉天殿内走出,登上了宫墙上的城楼。

 徐妙锦亦在身侧跟随。

 再往后方是百官。

 这时候,有资格一起登城楼的官员,就没有之前那么多了。

 只有朝廷重臣,才能上楼。

 这也早早就定了名额,倒也不至于混乱。

 其他不能登楼的官员,皆在楼下观看。

 外面的百姓见到皇帝登城楼,刹时间发出了惊天动地的欢呼声。

 紧接着,又是一通朝拜。

 这一次,并没有严密的组织,显得有几分混乱。

 但百姓的激动兴奋之色,却是溢于言表。

 尽管遥遥望去,只能看到皇帝陛下一道模糊的身影,具体的长相五官,都看不到真切,却足以让百姓们都兴奋万分了。

 特别是当朱允熥向百姓挥手的时候,更是将全场的气氛调动到了最高点。

 轰!

 轰!

 轰!

 礼炮再响。

 阅兵正式开始。

 新军士兵迈着整齐的步伐,手持长枪,组成一个个方队,自城楼下方的大道上走过。

 军容雄壮威武,动作整齐划一,每个士兵都神情肃穆,目光坚定,仿若正以雷霆万钧之势前进,展现出军队无与伦比的气势和力量。

 朱允熥微微点头。

 不愧是自己耗尽心血打造的新军。

 光凭这股精气神,就胜过原来的旧军无数倍。

 城楼上,许多大臣亦皆流露出震惊之色。

 久闻新军精锐,天下无双。

 可那毕竟只是传说而已。

 即令此前看过新军的将士,可那时新军只是随意而走过,远不如此际阅兵来得震撼。

 许多武将勋贵的脸色更是骇然无比。

 他们都是上过沙场之人,很清楚要将士兵训练到这等程度,需要耗费的精力。

 而这样的军队,一旦上战场,又将爆发出何等可怕的威力!

 这是每一个武将梦寐以求的精锐之军!

 何况他们手中还拿着大明最先进的火枪。

 至于来参加典礼的外国使臣,倭国皇室质子,草原部落的首领,以及南方蛮族派来的使节,更是一个个皆吓得脸色苍白。

 大明军力,恐怖如斯,绝不能与之为敌啊!

 在阅兵典礼结束之后,他们便纷纷给国内、部落去信,言及大明军威天下无双,万万不可与大明作对。

 由此而产生的深远影响,又是后话了。

 此际,广场上的百姓,则是不断发出阵阵的欢呼声。

 作为金陵城之人,许多百姓没少见过军队。

 但光是走一个队列,都能走出如此气势的,他们还是第一次见到。

 震撼,深深的震撼!

 难怪大明新军所向披靡,战无不胜。

 果然,光是气势,就足以称霸天下了。

 除了一个个步兵方阵,阅兵式还别出心裁的安排了几个方阵的炮兵。

 时至今日,新军早已将火炮按不同的口径,型号,进行分别装备,在战场上,更能形成交叉火力。

 那滚动前进的大炮,黑洞洞的炮口,也同样给人带来极度的震撼。

 新军与原来旧军,还真是截然不同。

 目睹这一支铁军,每个人都感到时代的浪潮扑面而至。

 这与他们印象中的军队,完全不同。

 没有大刀长矛,没有弓箭盔甲。

 有的只是火枪,火炮……以及无与伦比的冲天气势。

 但已多次见证过热兵器威力,听说过大明新军辉煌战绩的人们,没有谁再怀疑他们的战力。

 更别说,光是眼前军队的气势,就已然证明了这一点。

 当一支支方阵士兵走到皇帝陛下的正下方时,敬军礼,同时发出撕天般的怒吼声。

 更是将大明新军的凛凛杀气,推向了一个新的巅峰。

 阅兵式进行了将近一个时辰。

 待到阅兵结束时,已是中午时分。

 朱允熥旋即下旨:“女真三部,不服王化,屡犯我大明边疆,杀我大明子民,是可忍,孰不可忍。今日朕正式宣布,大明天军,远征女真三部,犁庭扫穴,荡平女真蛮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