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吃烟火 作品

第154章 北疆三军,乃祖之风刘玄德

 军制整改。

 以陈国,王师为先。

 地方军卒还未受到节制,益州便叛乱频繁。

 巴郡黄巾复起,板楯蛮叛乱,攻打郡县,抄略城邑。

 同时,马相,赵祗于绵竹起兵,响应叛乱之事,寇伐巴郡。

 刘焉借机扩军,名义上遵循镇国府军制设诸将,并立东州兵之旌旗,暂表东州中郎将张修,呈奏洛阳,镇国府两地。

 五月初,荥阳数千人起兵,攻烧郡县,杀中牟令。

 同月,汉天子刘宏拟诏,封华雄为六品讨寇将军,伐叛逆,主镇中牟。

 华雄的离开,似乎解开河东的桎梏,仅十余日便有黄巾残党在白波谷竖旗聚义,自号白波军。

 河东之叛,让洛阳为之沉默。

 河东的残党,中牟的叛军,加上益州的兵事。

 似乎,大汉真的走到末路,连王太子刘牧主使的军制革新,都难以镇住这些野心勃勃之徒。

 “真是巧合啊。”

 “华雄初走,河东便起兵事。”

 刘宏负手而立,看着墙壁上悬挂的舆图。

 上面标注着一位位文武的名字,有红色的名,有黑色的名,遍及大汉十三州。

 “陛下。”

 蹇硕猜测道:“奴婢以为,有人想为董卓增兵。”

 “白波军。”

 “真有人不怕死。”

 刘宏按剑转身,漠然道:“朕初定华雄坐镇中牟,便有人在河东举事,还是一些黄巾的杂军,连个渠帅都没有,大谁卒不察吗?”

 “奴婢有罪。”

 蹇硕跪在地上颤栗不已。

 河东有守备营,更有并州狼骑与复土营在并州虎视。

 谁能想到,以王太子杀出的威名所镇,竟然有人敢举事。

 “罢了。”

 刘宏不屑一笑,讥嘲道:“传诏大将军府,准河东守备营伐灭白波军,一个月之内若无结果,转镇国府,调并州狼骑,复土营入河东。”

 “诺。”

 蹇硕起身退出大殿。

 “大汉。”

 “大汉。”

 刘宏摘下中兴剑,坐在帝陛之上,望着空落落的殿宇,孤寂道:“王太子,大汉开弓,箭不回头,朕搅一个天翻地覆,促使士族举雄主,让你杀一个山河清肃,不知你又能给朕谥一个什么,下谥,还是中谥。”

 “终于。”

 “波及京畿了。”

 陈国,王太子府,刘牧将密报投入火盆。

 中牟之乱是刘宏一手主导,原中牟令是袁氏门徒,杀之无错,更促使华雄迁离河东守备营。

 只是,没想到有人顺势逆乱为董卓增权。

 “王太子。”

 戏志才进言道:“陛下遣董卓平叛,臣猜测在试探白波军是否为大将军所谋,若不是便可调并州狼骑入河东讨伐!”

 “嗯。”

 刘牧倚着扶手,沉声道:“元叹拟公文,以骠骑之位,为朝廷举荐陈留吴懿为中牟令,佐辅华雄兵事,尽快施以仁政安抚中牟百姓。”

 “诺。”

 顾雍恭敬道。

 刘牧再度道:“授令司代为拟文,表蒙稷为中府军第三军团中郎将,整合徐州兵卒,征臧霸,夏侯惇为校尉!”

 “诺。”

 戏志才应声研墨拟文。

 三河起兵事。

 意味着权力争斗进入末期。

 大汉宗室与士族的落子,开始朝着洛阳包围,将以八校制为结束。

 陈国稳如泰山,俯照各州兵事。

 镇国府的漠视,让不少旧卒疑惑,难以理解王太子节制天下兵马,为何任由州郡募兵平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