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自留地(第2页)

  “谢谢表哥!”

  周伏波、周定海立刻把注意力放在自行车上,两人抢着要车头。

  “我是大哥,我来扶车头,你扶着车尾。”

  “你是大哥,你应该让我来。”

  “让不让?”

  “不让!”

  眼瞅着两个要打起来,周靖走过来,一人一脚。

  “你们别争了,爹来试试。”

  “爹,这是表哥给我们的。”

  “你们知道怎么骑吗?”

  “知道!”*2。

  “一人一分钱,滚!”

  “不要!”

  “两分钱,不能再多了。”周靖威胁道:“不然,一分钱都没有,还要被我揍一顿。”

  在金钱和“父爱”的联手下,两个表弟同意了亲爹先学,他们后学的方式。

  这还是因为对虾很多,可以挣个几十元的原因。

  否则铁公鸡一样的舅舅,想要他拿出两分钱,绝对不可能。

  陈锋在外面转了一圈,特意去了一趟后山,然后提着一只野兔回来。

  回来时,就看到舅舅骑着自行车,在周家向下的滑坡上滑下去,推上来,再滑下去。

  “表哥,你活捉了一只兔子?”

  “嗯,明天吃烤兔子。”陈锋看着舅舅推着自行车上坡,特别想笑。

  “舅,怎么不骑上来?”

  周靖神色有些尴尬,滑着下去,他倒是很精通,可让他一边骑,一边把控前面方向,就还没有掌握诀窍,做不到手脚配合。

  “哈哈,累了,从下面往上费力气。”

  “爹,你学会了?”

  周伏波高兴道:“爹,说好的,你学会了,就给我们骑。”

  周靖面色僵硬,又不好在三个孩子面前丢脸,硬着脖子说道:“嗯,没错,我现在来教你们骑。”

  到底是亲生儿子,舍不得他们走错路。

  万一把自行车摔坏了,他还不得心疼死。

  “定海,跟我回去洗兔子、剥兔皮。”陈锋吩咐道。

  “哦,大哥,你赶紧学会了,待会我来学。”

  周定海一边走一边回头喊个不停。

  “爹,你可要公平,不许耍赖,谁赖皮谁是螃蟹!”

  回过头,看着陈锋手里的肥兔子,差点流口水。

  “表哥,这只兔子怎么吃,红烧吗?”

  陈锋也在考虑这个问题,说实话,红烧兔肉吃过一次就够了,他觉得应该烧烤。

  但烧烤耗油啊,姥爷他们会同意吗?

  回到大院里,两个闲不住的老人,加上一个坐不住的舅妈,三个人又在打理他们的自留地。

  农村的自留地,一般分到田地的5%以内(大部分是3%,怕出事,1961年上海市决定自留地增加到占耕地的百分之七)。

  天津距离四九城太近,官员十分谨慎,周家沟的自留地差不多是3%。

  人均耕地2.6亩,一个成年人可以分到52㎡,周家四口成年人可以分到208㎡自留地,相当于两套房子的占地面积。

  一半种菜,一半种粮食。

  (ps:1959年6月《关于社员私养家禽、家畜和自留地等四个问题的指示》,指出社员可经营不超过人均占有耕地的5%的自留地;鼓励社员发展个人养殖等。三年大饥荒,自留地的粮食是大部分灾民熬过去的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