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自留地


                 “小锋,你怎么不早点说啊,虾子这么贵,我们怎么能吃掉?”

  “一斤五毛钱,五毛钱啊!”

  夫妻两感觉错过了几个小目标。

  没办法,公社这边的销售价故意不透明化,以防止渔民心态不平衡。

  下海捕鱼一天也才三、四十个工分,是种田的2-3倍,也就3-6毛钱。

  要是知道公社卖掉的价格,与自己上工的工分差距这么大,剽悍地渔民们绝对是要背后打黑枪的。

  这几年,失足落海的非常多。

  “一只虾子至少半两,一两五分钱,我吃了七八只,也就是吃了一包大前门。”

  “我们吃的不多,伏波、定海才厉害,加起来至少有二十多只,五六块钱啊!”

  周靖夫妇越算越心痛,越心痛越恼火。

  以至于看两个儿子的眼神都有些不对劲,吓得两个少年郎一声不敢吭,唯恐点燃了爆炸桶,把自己炸的屁股发红。

  “行了,行了,别算了。”

  姥爷没好气道:“上次的虾子,都是小锋自己钓的,他想吃就吃。”

  “有钱有什么用,没有票,就是一堆废纸。”

  “龙王爷保佑,来虾子,来虾子,来虾子。”

  舅妈没有成功,依旧是海鲶鱼,可周伏波、周定海一起钓上来两只对虾,乐得他们两高兴不已。

  “小波、小海,今晚你们可以多吃几个海螺肉。”

  小表弟对视一眼,默不作声。

  陈锋爆炒海螺肉也很好吃,但比起油炸的对虾,则差了许多。

  这是小孩子的天性!

  煮鸡肉和啃得鸡,都是鸡。

  但大家都知道,小孩子面对两者选择时,绝对会选择后者。

  花费三个多小时,钓上来四桶海鲶鱼,大半桶对虾,鱼群、虾群游走了。

  除了陈锋还可以继续上钩对虾外,他们发现几分钟一次的提竿行不通了。

  “小锋,看看手表,几点了?”姥爷看着木桶的虾子乐呵呵道。

  海鲶鱼卖不出价格,陈锋建议留在家里做成鱼干,充当粮食,和杂粮、白菜混搭着吃。

  老人家自然更喜欢价格高的对虾。

  钱是买不到很多东西,但没有钱、光有票也买不到东西。

  相反,只要有足够的钱,是可以买票的。

  陈锋看了一下手表,说道:“十一点多。”

  要不是他不想早起,六点多就要被舅舅给弄醒了。

  渔民都醒得早,不像后世的打工人,打工魂不到八点多,绝对不容易醒。

  “走,回家去。”

  一群人饶了半圈,悄悄回到家里。

  看守家里的姥姥,正在用稻草编织草鞋。

  由于科技落后,工业不发达,国内的布鞋、胶鞋生产力不足,塑料鞋还没有诞生,皮鞋更是高达7元一双。

  广大的农村,夏秋一般是穿草鞋居多,冬春则是保暖的棉布鞋。

  建国初时,只有富人家穿得起布鞋,抗美援朝时曾有学生参军拍下一张照片,三十多个人只有一人穿着布鞋。

  现在情况好了很多,但布鞋在农村依旧属于贵重保暖物,平时尽可能不穿。

  下午还是钓鱼,这次运气好,遇上对虾群。

  晚上吃完晚饭,陈锋借故出去溜达。

  两个表弟想跟着。

  “自行车,拿去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