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姿 作品

第五百一十五章:大夏说书人(第2页)

  二品尊者与菩萨,这是一个分歧,哪怕是佛门弟子也很想探究根源,因为那是人族唯一超越品阶的儒圣所释经要义的境界。

  “愿闻其详。”释迦礼敬道。

  李星云环顾了一周,释迦是求教者,觉有情是聆听者,而了结等西域僧人则在一旁陷入迷茫。

  他开始讲述道:

  “却说南海有一山,名为普陀山,山中有一菩萨名为观世音,她有一日在人族城中访察可取大乘佛法的善人。

  忽闻一帝宣扬善果,选举高僧,开建大会,又见得法师坛主,乃是江流儿和尚,菩萨十分欢喜。便带着两件宝贝,一件锦蝠异宝袈裟、一柄九环锡杖上了城街贩卖。”

  讲述到这里,有几位四品金刚僧人断然怒斥道:“此等佛门瑰宝,岂能沾染世俗银白,当街贩卖?!”

  李星云呵呵一笑,没有理会他们,而是继续讲述道:“一日城

  里,有那选不中的愚僧,倒有几贯村钞。见菩萨变化个疥癞形容,身穿破衲,赤脚光头,将袈裟捧定,艳艳生光,他上前问道:“那癞和尚,你的袈裟要卖多少价钱?”

  菩萨道:“袈裟价值五千两,锡杖价值二千两。”

  那愚僧笑道:“这两个癞和尚是疯子,是傻子!这两件粗物,就卖得七千两银子?只是除非穿上身长生不老,就得成佛作祖,也值不得这许多!拿了去,卖不成!”

  菩萨更不争吵,与木叉往前又走。行勾多时,正撞着当朝宰相散朝而回,宰相勒马观看,见袈裟艳艳生光,着手下人问那卖袈裟的要价几何。菩萨说:“袈裟要五千两,锡杖要二千两。”

  宰相道:“有何好处,值这般高价?”

  菩萨道:“袈裟有好处,有不好处;有要钱处,有不要钱处。着了我袈裟,不入沉沦,不堕地狱,不遭恶毒之难,不遇虎狼之穴,便是好处;若贪淫乐祸的愚僧,不斋不戒的和尚,毁经谤佛的凡夫,难见我袈裟之面,这便是不好处。不遵佛法,不敬三宝,强买袈裟、锡杖,定要卖他七千两,这便是要钱;若敬重三宝,见善随喜,皈依我佛,承受得起,我将袈裟、锡杖,情愿送他,与我结个善缘,这便是不要钱。”

  “此后,宰相念及城中有一高僧是帝王所看重之人,便将菩萨所化的癞和尚引荐。最终名为玄奘的和尚身着袈裟主持水路大会。”

  “那玄奘法师在台上,颂念着《受生度亡经》,谈一会《安邦天宝篆》,又读《劝修功卷》。”

  听到那几卷熟悉的佛经名字,觉有情好奇道:“这些都是佛主阿弥陀佛当年的佛法经文。”

  佛门讲经,亦如今日的佛法大会一样。

  只是讲经人从玄奘法师换成了佛主觉有情,她识海中开启的佛法密藏,也是与这几篇佛经等同地位的。

  了结僧人闻言不语,但心中也是默认的听取李星云继续讲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