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姿 作品

第九十六章:这一波,族谱都得单开


  大夏圣院。

  京师和江南两地的文院上书圣院,皆因月底一件事情实在是太令人苦恼。

  “圣人!此月文道得名作数篇,却均为一人所作,当是如何?”

  “按照文道规矩,若是有传天下诗词文章问世,以特殊规格对待,需占本月全部篇幅,那其他的大儒名篇??”

  他们的上书内容中,全都是在请求圣人定夺,这事关儒家妖孽的李星云,在本月的文道之上,究竟能展露多少峥嵘被世人知晓。

  回到圣院中的言圣,看着那几篇诗文,又是感觉欣慰,又是感到无奈。

  这些诗篇若是一同登临本月文道,那其他登临的大儒、圣人经世之篇,怕是都要成为陪衬了。

  准确的说,连陪衬都说不上,因为李星云的六篇诗词中,就有、、三篇超过了传天下!

  就算是顺着往下个月,下下个月排序列,那也至少得等到几个月之后才能登临文道之上。

  完全陪跑几个月,怕是那些大儒、大学士们的文胆都得轻颤一下。

  “诗词文章,事关儒家一脉兴盛!优秀名篇自当是越早被世人知晓领悟才好,李星云六篇诗词全部刊载进文道。”

  “三篇独立刊载,另外三篇作一本刊载。其他可入榜的诗词一起刊载。”

  三言两语之间,言圣定下了划分。

  放眼整个大夏,他的话就是天命,哪怕是其他两位儒家圣人都不及他的话语权重。

  可新问题又来了。

  “独篇刊载,至少需要大儒文位的强者感悟进行注经解释,否则世人难以领悟其中深奥。”

  “独篇诗词由本圣亲自注经诗文,文道推迟一日刊发。其他正常刊发。”

  得听圣人要亲自注经释义,两尊大儒纷纷一怔,不过旋即便理解了。毕竟其中有惊圣级的诗词,还有两篇可入诗祖,此等诗词非圣人注经释义不可。

  他们可以预想到,等本期的刊载之后,对于儒家和天下读书人来说,足以掀起惊涛骇浪。

  其他体系近些年来都冒着蓬勃生机,倒是只有儒道一脉进步缓慢,到了一个瓶颈期。

  诸多体系的修炼者虽然表面上还对儒家保持恭敬,但实则也多少有点觉得儒道如暮西山,活力大不如前。

  如今的儒道,总算是有一座巨山落下,惊起千层浪!

  紧接着,两人于圣庙石像前显化的身影消散,一同去准备诸多事宜。

  ......

  五月,大夏境内各州的天气也去了春寒,变得有些小炎热起来,风景独美的鸟语花香沉浸在宁静的榕树下,书院读书声朗朗,春闱科举刚过去不久,该入学的重新进书院修习功课,而落榜的也不打算自暴自弃,继续努力获取文位。

  毕竟有一个耀眼的儒家天骄在前,为他们打开了一扇门,三天双鸣州,为何李星云能做到,他们做不到?

  在时间的飞逝中,儒家读书人于五月是炽烈而激动的,因为他们会有一场盛世等待着天下各地的读书人。

  可相比较那一场暂时还未抵达的盛世而言,他们更加期待本月初刊发上月的

  江南大地上的人,早就见闻了两次文曲星震动的异象,那名剑大会上的一幕幕,惊圣之举也早已经在周围几个城池宣扬开来。

  杭州城与扬州城两座天府之国的鱼米之乡,哪个读书人不知道李星云的大名?

  扬州城、杭州城等江南重城的书斋坊中,全都是挤满了读书人,迫切求得一本文道。

  有人排队了足足两个时

  辰,从一大早到太阳凌驾于头顶,这才满头大汗的得到购买机会。

  只是买了一本后,那些人都会被提醒着购买第二本新刊。

  买家:“第二本?文道不是一月一本吗?干嘛要买第二本?浪费钱?”

  卖家:“第二本才是儒家天骄李星云的名篇,文院单独为他刊载。”

  买家:“那你不早说!害我排这么久的队伍差点错过!!奸商有辱斯文!”

  卖家:“难道购买其他大儒、圣人名篇就是有辱斯文吗?小心祸从口出...”

  在场都是读书人,真要打起嘴炮来,还真奈何不了谁,但后面排队的人肯定会以德服人教他们如何做一个谦谦君子。

  许多拿到文道的读书人,就地找了一个位置坐下,看的津津有味。

  “名篇啊!!等了好久了!”

  “醉后不知天在水,满船清梦压星河!好诗啊!当初西湖上的迷雾就是这一篇诗引起的?”

  “啧啧,好生大胆的诗赋!凤求凰!连赋名都如此大胆。”

  “当日我在七秀坊,可是在现场亲眼见证这李星云向秀坊坊主琴凰仙子表达爱慕之意,简直露骨的有辱斯文!”

  “倒是给你机会有辱斯文,你也去作一篇能引动文曲星震动的诗赋来啊。”

  “你这话有辱斯文!我是何人,岂能跟儒家妖孽相比。继续看诗!”

  “(ˉ▽ ̄~)切~~”

  大夏境内,儒家读书人掀起来一股诵读诗文的风气。

  他们手中拿着一本文道,逢一些做作之人便要吟诵两句:“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

  见到一些心仪之人,便要祭出名篇凤求凰:“凤兮凤兮归故乡,遨游四海求其凰。”

  但都是空有其表,鲜少能有入门者悟出其意。

  话又说回来,能悟出其中真意的儒家读书人,又怎么会轻易在寻常人面前显摆呢,那不得一群人跟前人前显圣一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