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命不在身 作品

第039章 伯温你这是什么兵法?闻所未闻啊!(第2页)

 “众所周知,曹操最大的优势,便是兵多将广。”

 “曹军八十万虽是号称,实则兵力也至少有十五万左右,是我军总兵力的三倍有余。”

 “我军现下能动用的奇袭兵力,最多一万五千余人,那么曹操就算中计往朝阳设伏,五万左右兵马足矣。”

 “也就是说,樊城一线,曹操至少还留有近十万兵力,以这样的雄厚兵力,邓县粮营一线完全可以屯留两万左右兵马驻守。”

 “倘使如此,我们就算奇袭邓县粮营,杀了曹操一个声东击西,以我们一万五千兵马,又能否速战速决攻破敌营呢?”

 马良道出了顾虑所在,接着一拱手:

 “所以良以为,我们在发动奇袭之前,首先要确保曹操将大部兵马调往朝阳设伏,邓县留驻兵马不能超过一万人这个底线。”

 “唯有如此,我军方有必胜把握!”

 堂中议论再起。

 眼看就要拍板的刘备,眼中重生犹疑,目光看向萧和: “伯温,季常所言极是,曹操兵多,我军兵少这道软肋,确实是此战最大绊脚石呀。”

 萧和脑壳有点疼。

 做谋士还真是个苦差事,前脚刚排一颗雷,后脚就又冒出一颗。

 不过话说回来,这马良不愧跟诸葛亮能称兄道弟,思维风格也跟诸葛亮相似,凡事考虑的都极为缜密周全。

 “该怎么把曹操的主力,全都调往朝阳,让邓县留下足够的空档呢…”

 萧和指尖捻起了额头,目光再次扫向了地图。

 樊城,朝阳,邓县,襄阳…

 一座座城池从眼前流过。

 目光落在夏口二字上。

 突然,眼前灵光一闪!

 “既然我军兵少,那我们何不请公玮公子抽调江夏之兵北上助战?”

 “公玮公子有兵马近两万,若能抽调一万五千兵马北上,我们合兵就有三万之众。”

 “曹操若想伏击全胜,就至少要调动九万左右兵马往朝阳设伏,则除却留守樊主营兵马外,曹操不可能再留两万人马守邓县,至少也得抽调走一万人马。”

 “如此一算,曹操在邓县粮营守军,最多只剩下一万余人。”

 “这时主公却集三万兵力,出其不意发动奇袭,三倍兵力优势再加奇袭加成,何愁不能攻破敌营!”

 萧和手指重重点在了夏口所在。

 堂中一片沸腾。

 刘备眼前再次云开雾散,惊喜道:

 “伯温所言极是,我怎么就忘了,我们还有公玮贤侄这一路外援!”

 “现下孙仲谋既与吾结盟,夏口方面暂无威胁,这支兵马正好可抽身北上,助我们一击袭破邓县粮营!”

 徐庶微微点头,顺势补充道:

 “主公不是还没放走于禁么,我们还可以演一出戏,利用于禁之口向曹操‘泄密’,令曹操坚信我们将抽调江夏军北上,去奇袭朝阳!”

 当下,徐庶便将如何利用于禁之计,娓娓道来。

 刘备脸上掠起讽意,冷笑道:

 “元直此计甚合吾意,曹操既想利用元直你来算计吾,那吾便以牙还牙,反利用于禁来算计了他曹操!”

 奇袭邓县的一系列方略,就此定下。

 接风宴重新恢复了振奋热烈。

 刘备大笑起来,高举起酒杯,正待宣布作战部署。

 一直不作声的赵云,忽然开口提醒道:

 “主公,云记得伯温曾言,那孙权乃一投机之徒。”

 “云担心,倘若他见我们抽调夏口之兵,给了他可趁之机,他便背盟弃义,发兵趁虚袭取夏口,又当如何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