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投降者不杀!

 晋城城楼。

 巴仓满脸的疲惫,他站在城楼上面,眺望着远处的营帐。随后又低下头,看了一眼从太原传来的书信,说道:“请殿下放心,我一定会坚守晋城两个月,绝不会让宁王……和李文忠越过晋城半步!”

 “好,那就有劳将军了!”

 前来报信的使者大拜,旋即匆匆走下城墙,打算即刻返回太原报信。

 见状,有下属低声道:“将军啊,咱们要想坚守两个月,何其之难也?并非是咱们没有信心,而是对面的统帅是李文忠啊……咱们何德何能啊?”

 李文忠的威名,在军中甚至还能盖过蓝玉。

 毕竟李文忠治军严明、将士一心,很多将领都愿意听从他。

 巴仓摇摇头道:“勿要担心,这几日的防守,咱们大军不是没损失多少人吗?”

 下属苦涩的说道:“这是李文忠不愿意率军死战,每天就用投石机扔石头,咱们的将士学会了躲藏,伤亡率自然下降了不少。”

 “所以,咱们在担心晋城失守,可李文忠也会担忧,他害怕军队损失太大,导致无法攻取太原。咱们既然是晋王的下属,就应当听从晋王的命令!”

 闻言,下属脸色愈发难看。

 迟疑片刻,低声道:“将军,咱们是大明的兵,如今晋王反叛朝廷,咱们也要一错再错吗?干脆投降李文忠,或许还能落个好下场!”

 巴仓沉默的看了他一眼。

 识时务者为俊杰,巴仓何尝不明白这个道理。

 可是庙堂的情况过于复杂,他也辨别不出真假……有人说,皇帝年龄太大了,已经不能说话,时而陷入昏迷,甚至被宦官控制。

 还有人说,皇太孙被贬到襄阳,目的就是为了让宁王继位……此时宁王勾结朝中重臣,隐隐把控了朝局。

 所以他们起兵谋反是正义的行为。

 巴仓叹了口气,他只是一个将领,不懂得太复杂的道理,只能依令行事,坚守住晋城,尽可能拖延朱权和李文忠的进攻。

 好在,晋城城墙又高又厚,足以抵挡两三个月。

 “这次我恕你无罪,下次不要再说这样的话了,会动摇军心的。”巴仓看了他一眼,说道:“好好守住晋城,这是你我的职责!”

 下属只能点点头。

 这时,有探子急忙来报:“将军,敌人又要发动新一轮的攻城了!”

 巴仓的脸色严肃几分,急忙站起身走到城墙边,看到敌方正在排兵布阵,黑压压的犹如乌云蔽日,在队伍的最前方,拉出了十几架投石机。

 等等,那车架上是什么东西?

 怎么露出黑黝黝的炮筒?

 哪有那么大的火炮?!

 巴仓的心中,忽然有了一种不好的想法。

 此刻,朱权兴奋地摆着手,正招呼着侍卫将火炮推到前面,距离城门约半里外停下,然后一字排开,黑黝黝的炮口对准城墙。

 守城的将士不明所以,当朱权的手猛然落下,有将士点燃引线,很快炮弹宛如流星般喷射而出,瞬息就到了城门处,然后众人感到一股大力从脚下袭来,犹如地龙翻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