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章 西夏的崛起

 回顾包拯以往的丰功伟绩,其贡献已堪比宰辅。 

 而今又因高产水稻的出现,赵祯没有不予嘉奖的理由。 

 可包拯大权在握,执掌开封府,同时担任户部三司使,虽然名义上不是宰相,但实际上的权力和地位已经超越了宰相,达到了人臣的巅峰,可以说是赏无可赏。 

 “陛下,臣最大的心愿就是让大宋崛起,千秋万代,万国来朝,臣并不需要任何的赏赐。” 

 “更何况,陛下和太后已经将公主下嫁于臣,对包拯来说,这已经是最好的赏赐了。” 

 赵祯听得心花怒放,格外欣慰,这足以证明包拯对公主情深义重,夫妻之间和睦相处。 

 “这是两回事,岂可混为一谈,朕封你为护国公,世袭爵位。加邑两千户,赐良田一千亩!” 

 “谢陛下!”包拯听后心中也激动万分,感觉这幸福来得太突然了。 

 公爵,那是多少人一辈子都不敢奢望的殊荣。 

 就连包拯都没有想到,皇上会突然封自已为国公。 

 通常情况下,那是开国功臣才有的待遇。 

 可见在赵祯眼里,他的功劳堪比开国功臣了。 

 当然,幸福虽然来得突然,包拯也的确得意了一下。 

 但他还没有到得意忘形的地步。 

 福兮祸所依。 

 做人,任何时候都要有一个冷静和平常的心,不能因为一时的得意而找不到南北,这样的人命不长,尤其是在官场之上。 

 回府之后,包拯立刻将赏赐的一千亩良田分给佃农。 

 他并不是单纯的为了做给朝廷看,而是心里真的装着百姓。 

 一千亩良田,固然很多,但以包拯现在的俸禄和食邑,一千亩良田真的算不上什么。 

 分给百姓,才能让皇上安心。 

 一个不贪慕财富,还心系百姓的臣子,没有一个皇帝不喜欢。 

 …… 

 “包卿真乃我千古良臣!朕有这样的好臣子辅佐,何愁天下不平?”赵祯得知包拯将良田全都分给贫农后,由衷慨叹! 

 “是啊陛下,包驸马当真是一心为民啊!”陈琳也跟着附和了一句。 

 而其他朝臣听说此事后,一个个都显得不屑起来。 

 这个小白脸,真是装得一手好逼,太能收买人心了。 

 尤其得知包拯直接被封为护国公,百官一个个都嫉妒得要死。 

 以皇上对他的恩宠,以后包拯还不得一手遮天了? 

 当然,最令人感到匪夷所思的还是高产水稻的出现。 

 亩产两千斤的产量,完全超乎了朝野的想象和认知。 

 这是离谱他妈给离谱开门,离谱到家了。 

 “这个包拯,也不怕把牛皮给吹破了,亩产二十石,秋收之时,要是达不到两千斤,看他如何收场?” 

 百官私下议论纷纷。 

 这是欺君! 

 估计皇上都饶不了他。 

 想到这里,包拯的政敌已拭目以待了。 

 包拯也听到了不少流言蜚语,不过他没放在心上。 

 毕竟以古人的见识和认知,让他们想象水稻亩产能达到两千斤,委实是一件困难的事情。 

 只有二十一世纪的人才能明白,这并非是梦,早已实现。 

 更何况,高产水稻乃系统出品,只要天不作怪,绝不会出任何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