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庞妃有喜

 腊月寒冬,朔风凛冽。 

 御书房内,赵桢也冷得蜷缩起身体,却依然忙碌于桌案。 

 “官家,开封府包大人求见,称有要事相商。”忽然,陈琳进门通报。 

 赵桢一听是包拯,便知定是为庞昱之事而来,心里不由心虚,略一沉吟,便回了一句:“不见!” 

 并非真的不想见,而是他太清楚包拯的脾性,待会见了他,少不得又是一通“家国天下”“江山社稷”等大道理。 

 他也知道,对于庞昱之事,自已做得不对。 

 但他不想和包拯辩论。 

 与其听他喋喋不休,影响君臣和气,不如不见的好。 

 “是!” 

 陈琳闻言,转身退出御书房。 

 “包大人,皇上不想见你,你……还是回去吧!” 

 包拯皱了皱眉:“皇上为何不见我?” 

 陈琳面露苦笑:“包大人这不是明知故问吗?” 

 话音刚落,包拯大步朝御书房而去。 

 陈琳吓得在后面直追:“包大人……包大人……” 

 包拯置若罔闻,几个箭步闯入御书房里。 

 赵桢看到包拯未经准允便闯了进来,勃然大怒:“包拯,你放肆!” 

 “皇上,恕臣鲁莽!” 

 “但臣有一言,不吐不快。” 

 “皇上就算要降罪,也须听臣把话说完。” 

 “请问陛下,为何不愿见臣?” 

 原本怒气的赵桢,被包拯一声质问后,便蔫了一般,说不出话来。 

 良久才从嗓子眼里挤出几个字:“你没看到朕正忙于公务吗?” 

 “陛下不愿见臣,只怕非是为此,而是不敢面对臣。”包拯直言不讳。 

 赵桢心知理亏,故不与包拯争吵,率先堵住包拯的口:“包拯,若有事请奏,朕容你说,若是为了安乐侯之事,朕不想听你的大道理,朕心里自有主张。” 

 “臣正是为安乐侯之事而来!” 

 “你……”赵桢气急,“包拯,你莫要蹬鼻子上脸,你当真以为朕舍不得杀你?是不是平时对你太过宽容,所以你以为朕可欺?” 

 “不!” 

 “臣从不这么认为!” 

 “正因臣知陛下乃圣明君主,仁孝治国,善待臣子,善待百姓,故才敢直言犯谏。” 

 “陛下倘若想做第二个隋炀帝,那包拯只好辞官归隐,包拯不想做亡国之臣。” 

 见包拯竟用辞官来威胁自已,赵桢神色大变。 

 又气又急。 

 说实话,对包拯,赵桢是束手无策,拿他一点办法都没有。 

 大宋离不开包拯,他也离不开包拯,可包拯的性格,往往又令人生厌,偏偏你还不能不用他。 

 “包拯,你难道就不能学一学范仲淹?” 

 “就不能体谅体谅朕?” 

 “朕也有苦衷,并非圣人,你不要用圣人的标准来衡量朕,朕做不到。” 

 “朕也有感情,也有私心!” 

 说到这里,赵桢眼眶泪光点点,几若要哭出来。 

 包拯见状,心里倒抽一口凉气。 

 憋着一肚子的言语,硬生生都憋了回去。 

 生怕真把皇上给说哭了。 

 “我深知陛下的困境,感同身受。” 

 “包拯曾因公义而斩杀侄儿包勉,至今仍未能得到嫂娘的宽恕。” 

 “但为了大宋的江山社稷,为了陛下的千秋大业,为了公道人心,臣不敢顾及私情,时刻提醒自已,绝不能忽视国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