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流小书呆 作品

第108章 科考才是兴国的根本

 随着一声清脆的咔嚓声,鲜血四溅,包勉的首级咕咚滚落在木盆中,再无声息。 

 “不——儿呀——” 

 看着儿子惨死,吴妙真手足无措,一口气没上来,当场昏死了过去。 

 等她再度醒来的时候,已是在驸马府的卧房,眼前浮现的乃是包拯和公主。 

 但她还不愿接受儿子被铡了头的事实,怀疑自已是不是做了一个噩梦。 

 “嫂娘,你不是做梦!包勉已经死了。”包拯斩钉截铁回应。 

 “勉儿——”吴妙真再度放声大哭,一边哭,一边唾骂包拯不是人,白养他长大了。 

 包拯跪在床前请罪,可她哪里听得进去,只是唾骂包拯无情。 

 包拯也不回话,任由她骂,一面让公主和婉儿照顾嫂娘,一面将案卷呈递朝廷。 

 赵桢看了案卷,心中一阵怅然和慨叹,对包拯越发敬佩。 

 就连皇后和庞太师得知包勉被铡的消息,都感到震惊和不可思议。 

 一个人,居然可以狠心到如此境地,太可怕了。 

 “包拯啊包拯,你为了保住自已的名声,连自已的亲侄儿都不放过,老夫真是太小看你了。” 

 庞太师心中不禁对包拯的狠辣手段感到佩服,他自认为自已心狠手辣,做事不择手段,但没想到大宋朝中竟有比自已还要狠辣的角色。 

 庞太师素来以心狠手辣著称,行事手段无所不用其极。 

 然而,他未曾料到。 

 大宋朝,竟有人比他还要狠辣,这让他不得不对包拯刮目相看。 

 这样的人,无疑是一个真正的劲敌。 

 以后对付起来,恐怕会非常困难。 

 至于曹皇后,她并没有像庞太师那样想得太多。 

 在她看来,包拯之所以这么做,显是站在了国家的立场上,而非像庞太师所想的那样,只是为了在朝中立威。 

 因此,对于弟弟之死,她的心中也逐渐释怀了。 

 以前,她认为包拯杀国舅,是为了在朝中立威。 

 是为了包拯自已的青天大老爷的名誉,罔顾他人的痛心。 

 现在看来,是真的误会包拯了,是自已心眼太小,格局太小,愤怒使她失去了理智,没有站在国家的高度思考问题。 

 包勉的死讯传开之后,一时间,朝野震惊,众说纷纭。 

 有人赞扬包拯大公无私,有人指责他无情无义,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但包拯并没有在乎别人怎么评价。 

 毕竟,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世上也没有绝对的对错。 

 也没有人可以做到十全十美,面面俱到。 

 卖伞的人希望天天下雨,卖米的希望每天万里晴空。 

 他也不是神仙,做不到让每一个人都满意。 

 是非功过,任人评说去吧! 

 唯一让包拯内心有愧的人,就是嫂娘了。 

 毕竟,包公是他从小被嫂娘一把屎一把尿拉扯大的。 

 现在自已却亲手将亲生儿子送向了鬼门关。 

 估计一辈子也无法原谅自已了。 

 包勉死的第二天,吴妙真便送儿子的灵柩回了乡下老家,发誓终生不见包拯之面。 

 包拯心中也颇感无助。 

 一切都交给时间吧! 

 或许只有时间才能冲淡仇恨。 

 自已这副身体终究是嫂娘抚养长大,他不相信嫂娘真的一辈子不愿见自已。 

 时光匆匆,不觉又过了数月。 

 时值秋月。 

 包勉一案,随着时间的流逝,已渐渐被人遗忘。 

 大宋朝廷,在君臣治理下,国力蒸蒸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