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山梧 作品

第278章 学海无涯

受限于神识、修为,徐毅捕捉黄金螺旋的共鸣点时,增幅强度在两倍左右徘徊。

 这是全方位的增幅系数。

 如在这种状态释放法术,会与凝聚态灵力的十倍增幅叠加,变为原来的二十倍威力。

 不仅如此,徐毅将黄金螺旋凝聚于手中,让其不断旋转,便有了一个灵力钻头。

 徐毅取出一个缴获的炼丹炉,用来测试灵力钻头的效果。

 他将灵力钻头当作拳套覆盖在拳头前方,一拳打在丹炉上。

 没有动用身如兵的肉身之力,却轻松将炼丹炉打出一个圆润光滑的空洞。

 这种破坏力,穿透力,他的灵力已经真正达到法宝的程度。

 如果不是达到共鸣状态的黄金螺旋,断然达不到这种效果。

 徐毅将黄金螺旋的尖锥收敛压平,灵力螺旋就形成了一面螺纹圆盾。

 他使用无限火力对螺纹圆盾射击。

 经过测试,这面灵力凝聚的圆盾,足以抵挡第二代无限火力的射击。

 而第二代无限火力的穿刺杀伤效果,足以穿透大部分材料炼制的法宝。

 徐毅的法如兵,在这一刻,真正具有实战价值。

 不仅仅是用来覆盖身躯加强防御,也可当做攻伐防御的法宝。

 徐毅立即将这一重大收获,在太极阳鱼内分享。

 他才突破不久,心中感悟颇多。

 围绕“道法自然”这一核心,为众人讲道。

 尤其是关于仿生学、数学,在修真领域的实际应用。讲得十分透彻。

 这比当初徐毅在天元宗内听的讲道,要务实多了。

 没有故弄玄虚,没有含糊其辞,直击重点,精炼简明。

 红色意志感慨道:“我感觉,你正在对人兵法进行二次创作,将砸人的铁锭,塑造成锋锐的长矛和盾牌。

 也许功法的开创者都想不到,人兵法还能这样用。”

 徐毅道:“修行一道,如果永远只是循着前人的足迹前进,固然是省心省力,但那也会失去进步、发展的机会。

 修真界历史已有百万年,取得的变化算不上天翻地覆。

 故乡仅仅发展科技百年,每一年都日新月异,这便是其中区别。”

 红色意志尝试想象那种画面,如果修真界迎来技术大爆炸,会是怎样一副景象?

 可以预见,未来的修真界,要想制作出一件强大的复合型法宝,仅仅掌握某一个领域,无法与他人很好的合作。

 学习多个领域的知识后,能用不同的角度认识世界,拥有总览全局,运筹帷幄的视野。

 将不同领域融会贯通,互相启发,互相印证,其创造力和灵感会变得更强。

 面对难题时,解决的方式也就变得多样。

 一专多能,是徐毅构想的人才发展模式。

 修真者是掌握超凡力量的个体,寿命动辄数百上千年。

 如果有千年的时间,学习各种科学知识,掌握数十、上百个领域的技术。

 在这些领域的交叉碰撞之下,会激发怎样的思维火花?又会创造出何等复杂、先进的造物?

 要知道,现在太极阳鱼中,最先进的第六代灵能外骨骼,就是结合了仿生学、材料学、信息技术等多个领域的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