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4章 反而加深了厌恶之情

北方边境有九原郡、云中郡、雁门郡和代郡,九原驻守着蒙恬大军,抵御胡人 * 扰;而云中与雁门两郡经常遭侵袭,土地廉价,一万多亩草场实际值不了多少。

“如何处置此人呢?”

“是赶出去还是报官将他关押?”

丽娘夫人语气有些愤懑,感到受到了 ** 。

“先赶走好了。”

张瑾摆手,“虽然边境贸易利润丰厚,但缺乏雄厚背景和实力的,很容易成为牺牲品。这人虽然勇气可嘉,但他不会成功。”

“嗯,我这就去办。”

丽娘夫人起身离开时已在思索如何警告这个胆大的商人。

“此人姓名叫什么?”

忽然心念一闪,“在这个时代,普通的黔首很少会想到这种投机的方法,除非他是……班氏族中的人物!”

“侯爷说的是那个班壹?他称自己是楚令尹的后人。”

“我觉得他只是攀附名门而已。”

丽娘夫人不屑地说道。

“哪个班氏?”

张瑾诧异道。

丽娘夫人用茶水在地上写下这个名字。“是他没错!”

张瑾意外的同时又有一丝奇妙的命运交错感。

后世记载中的历史人物竟在此逐一登场——班氏一族的奠基

在东汉时期,有一位名为韩文的官员,因其先辈的卓越贡献而深受敬重。韩文承袭家族的优秀传统,既有文化修养又擅长武艺,为人英姿飒爽。由于皇室联姻,他娶了阳华公主为妻。

阳华公主出身显贵,行事高傲,对待韩文极尽无礼,甚至在帷幕后养面首并让韩文跪伏观看,令人心生愤怒。对此忍无可忍的韩文最终在一次冲突中 ** 了那位与公主私通的男子。事发之后,韩文冷静面对前来逮捕他的宫内侍卫,并坦然受缚。

因牵涉到皇家事务,顺帝龙颜大怒,下令灭绝韩家满门,将他们遗弃于市以警示他人。

若干年后,另一位名叫李明的人偶然读到了这段历史,对韩文的命运感到惋惜。李明当时恰巧见到了韩文的后代班壹,后者继承了祖先的智慧和才华,备受李明欣赏。

“侯爷,您觉得班壹这个人如何?”

李左车非常期待能有更多的有识之士加入队伍,便回应道:“很不错。不仅贤能非凡,而且后代人才辈出。”

李明也点头称赞,并向李左车建议安排会面。随后丽夫人奉命去邀请班壹。就在丽夫人离去之时,一个急匆匆赶来的人影差点与他们撞上,场面略显尴尬。

“这是何等妖娆!”

王 ** 显然对丽夫人不太客气,指责她在商议大事时打扮过度招摇。丽夫人从未遭遇这样的质问,当下有些不知所措。

“王 ** 请自重。”

一旁的男士沉着脸制止她,同时向丽夫人示意她可以离开。丽夫人迅速退下。

“这位是长安某位重要人士的妻子。”

然而,这位王 ** 却毫不买账,依然挺胸站立,直言要带走这个所谓的贵妇人。男士们不得不重新回到正事上,而关于蒙甘运来的大量金银财物和奴隶的话题,则让他们更加关注如何妥善处理这一复杂情况。

最终,当李明抵达府邸,看到这些外来者中的几位穿着奇异,举止奇特的人群时,内心也颇为困扰。尤其是其中一位看似懂礼且用雅言交谈的人,他夸赞秦国的水质如同甘露般美妙,这种赞美非但没有赢得好感,反而加深了厌恶之情。

正当此时,听到熟悉的呼唤声“夫君”,李明急忙走向前迎接,仿佛抓住了逃离这个尴尬局面的机会。那三位外国使者随即确认李明的身份,对他行礼致敬。李明挥手示意他们起身,然后继续应对眼前的局面。

这真是咄咄怪事,他应该被安置在客馆才对,怎么跑到我家来了?

林诗涵低声催促:“你快点把他弄走吧。”

“这些外邦使者还没有完全了解这里的规矩。”

叶涟的脸涨得通红,满心愧疚却不知从何说起。

李渊轻描淡写地说:“不就是误喝了井水嘛,又不是什么大错。”

叶涟感动得抬起头来:“我来自小国远地,闭塞无知,不懂这里的大邦礼数,请杨侯原谅。”

“其实那井水本就可以饮用。”

李渊笑着继续说:“这事有些复杂呢。”

“来人,给几位使节上茶。”

李渊见过不少外籍使臣,而今眼前的周瑞显然不如其他优秀使者如张羽、秦广等人。

但他的话,如饮甘霖的形容确实博得李渊的好感。

侍女和仆人们搬来桌案和茶水后,叶涟推脱多次才谨慎地跪坐在一边。为了缓和一下尴尬的氛围,他试探着问:“大人刚刚说到‘事出有因’,我们误饮的那井水真的还有什么说法吗?”

李渊郑重地点了点头:“本府里曾经有过一名宫中所赐的侍妾,她美姿色、琴艺高超。”

“但她性情高傲,无法适应我们提倡的简约生活。”

于是管家安排她负责清洗府中的蓄水瓮,也就是你们喝的那个。

叶涟下意识追问:“后来呢?”

李渊抿嘴笑道:“那位女子出身富贵,在皇宫长大,心中早已有了不满情绪。面对清洗这种苦差事时更加反感。”

有一天管家忍不住当众训斥了她一顿,并亲自洗刷水瓮直至一尘不染,然后畅饮了一瓢水以示无妨。

叶涟和他的两位随员都露出惊讶的神情。如果连府上的管家也喝过那桶水,似乎就没有想象中的那么丢人。

随后,李渊继续解释道:「这不仅是卫生问题,也是尽责的态度。正如古人云:勿因小事疏于职守,涓滴之功亦能汇聚成川海。」

叶涟不禁拍手称赞:「阁下的家仆也如此明事理!这样的人物在偏远之地怕是能登朝辅政。」

这时李夫人数次暗指让他别再编故事,李渊微笑着说会另有一番安排。

年轻随从好奇问道:「大人,那位侍妾最终怎么样了?」

李渊回答说,那女孩后来奋发图强,在各项工作中表现出色,受到夫人赏识,被派到外面管理事务,拥有数万人及大片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