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子然转身向村外走去。
好像一点不担心我们会趁机跑路。
崔浩朝我做出无声口型:他知道咱们盗墓!会不会抓咱们?
我缓缓摇头。
如果要抓的话,他就不会独自进村来见我了。
而且他也明确说了即为公也为私。
既然掺杂了私事在里面,那抓我们的可能性就更低了。
“别多想,跟上去看看怎么个事。”
我抬腿跟上黄子然。
崔浩跺了跺脚,摇头叹气的也跟了上来。
很快出村走进农田。
远远就看到村民们在田里忙着。
男女老少三百多号人整齐站成排。
每人间隔半米站出进二百多米长的队伍。
人人手里握着根长杆,正不断用力把长杆往土里夯。
队伍旁有俩上了年岁的老头来回走动。
指点村民们该怎么发力往下夯。
有时还蹲下查看带出的泥土。
这妥妥是在发动村民打探洞啊!
光天化日之下,这也太明目张胆了吧!
不对!
黄子然以地质勘探队名义雇佣的村民。
这应该算是正大光明的打探洞……
实际上大规模考古现场基本就这样。
因为考古队人手有限,碰到大规模遗迹或者墓葬的时候,就会临时雇佣当地村民干活。
干的活从打探洞,挖土方,到夜间巡逻看守现场等都有。
这么做一方面是临时扩充人力。
另一方面也是为了跟当地村民搞好关系。
给份临时工作让村民赚外快,就是搞好关系的最快捷方式。
因为黄子然的这番操作,让我们鸭沟村村民广泛掌握了打探洞技术。
随之而来的。
是鸭沟村走上盗墓致富路,成为咸阳塬上头号盗墓村。
在我们鸭沟村最鼎盛时影响力辐射整个西北。
成为西北文物走私的重要集散地。
崔浩惊呼道:“哥,大家伙儿拿的长杆,看着很眼熟啊!”
“好像是扎杆?”
崔浩看的没错。
村民手里拿的确实都是扎杆!
他们在打探洞!
黄子然笑着回头道:“是扎杆。”
“本来想用洛阳铲的。”
“但来的太仓促,没有准备齐全,只能用扎杆凑合一下了。”
他指向那两名不断指点村民用扎杆的老头。
“那俩,是从省考古队借调来的。”
“早年间都是盗墓的好手。”
“等会介绍你们认识。”
“让你们跟老前辈学学技术经验。”
我感觉黄子然是在画饼。
抛出来两个被收编的盗墓贼,当做诱惑我的筹码。
崔浩惊讶道:“盗墓贼还能进考古队?”
“这岂不是吃上皇粮了?!”
那年月,吃皇粮的诱惑对村里人来说无限大。
要是有进国企端铁饭碗吃皇粮的机会,绝对能让村里人抢破头。
即便到了2000年前后,依然有不少人花钱为自家孩子买国企工人身份。
就盼着自家孩子能端上铁饭碗吃皇粮。
从此不再面朝黄土背朝天。
黄子然眯眼道:“盗墓贼当然能进考古队了。”
“这叫不拘一格降人才。”
“只要对国家有大用,不管以前干过什么,都会给改过自新,戴罪立功的机会。”
“你们只要展现出众实力,收编的事儿我可以帮忙。”
黄子然用大有深意的眼神盯着我。
似乎这番话是专门对我说的。
崔浩用力拽着我的衣角,兴奋道:“哥!”
“吃皇粮的机会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