佚名 作品

第537章(第2页)

 我拿着相片后退两步。 

 “你先冷静冷静。” 

 “这并不是原来的相片,就算撕了也没用。” 

 斋藤章浩的凶恶表情凝固在脸上。 

 片刻后。 

 他表情松动,人也逐渐冷静下来。 

 “不是原来的相片,是什么意思?” 

 “刚才有人偷偷进了办公室,董哥拉着我躲在了桌子底下,然后看到他换走了相框里的相片……” 

 斋藤章浩跌坐在椅子上。 

 脸色变的比纸还白。 

 “来了。” 

 “终于来了。” 

 “就知道躲不过去……” 

 “躲不过去,该怎么办!” 

 他又发神经般的念叨起来。 

 双手叉进头发里,用力抓住头发向上拉起。 

 把头皮都拽了起来。 

 “章浩,你到底在怕什么?”我皱眉问道。 

 斋藤章浩缓缓弯下腰。 

 身体一点点蜷曲。 

 双手抱着脑袋把脸埋进腿间。 

 闷声说道:“你永远想不到,我的经历到底有多恐怖。” 

 “我甚至不敢回忆……” 

 “我烧掉所有承载记忆的相片,就是为了不再回忆。” 

 “唯独那张全家福我没舍得烧掉。” 

 “因为它不仅是全家福,背面还画着地图!” 

 “关于大墓的地图!” 

 大墓,地图? 

 我和董老板眼睛同时一亮。 

 都竖起耳朵听斋藤章浩接下来的话。 

 “六十年代初期,我父亲跟随课题组参加田野调查。” 

 “课题组到宝鸡附近的县里,调查了将近一个月。” 

 “期间我父亲曾独自外出。” 

 “外出时他在农田里发现了一处荒地。” 

 “当地农民说那块地怎么伺候都不太长庄稼,久而久之就荒着了。” 

 听到这我眉头挑了起来。 

 不长庄稼的荒地,放到别的地方可能没什么特殊意义。 

 但在宝鸡那地方就不一样了。 

 宝鸡古称陈仓,雍城,西虢,西岐。 

 西岐这个古称,看过封神榜的朋友应该都知道。 

 西岐是周国都城之一。 

 埋葬在周边的西周高等级墓葬很多。 

 铭文中有“宅兹中国”的国宝级重器何尊,就出土于宝鸡。 

 被称为“晚清四大国宝”的毛公鼎,大盂鼎,虢季子白盘,散氏盘,都出土于宝鸡。 

 文博考古行业的专家,总结宝鸡出土青铜器的五大特点:数量多,重器多,精品多,铭文多,标准器多。 

 由此可见,宝鸡周边的商周墓葬等级之高。 

 而周朝时期墓葬讲究不封不树。 

 地面上没有封土堆,但因为墓葬的密封需求,下葬地的回填土都会经过夯打。 

 夯打后的泥土质地紧密。 

 不管野草还是庄家都难以向下生根。 

 所以出现表面植被不旺盛的特点。 

 这也是在北方地区,尤其是西岐周边,寻找周代高等级墓葬的特点之一。 

 “我父亲断定,那是一座商晚到西周早期的高等级墓葬。” 

 “但他没把墓葬位置向课题组汇报。” 

 “而是把墓的位置,画在随身带着的全家福相片后面。” 

 斋藤章浩突然抬头盯着我。 

 缓缓说道:“我妈带我离开家的那天。” 

 “父亲偷偷把这张相片塞进我怀里。” 

 “他叮嘱我说,一定要藏好相片。” 

 “千万不能让妈妈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