佚名 作品

第313章

 两个犄角中间的圆管位置,插着一簇长长的羽毛。 

 此刻我才恍然大悟。 

 面具上的圆管是插雉翎用的。 

 这种插在头上的雉翎被称为羽冠,是用来彰显地位增加威仪用的。 

 同时在古人眼中,鸟有着预言,通灵,传达天之信息的意思。 

 例如有些远古部落遗留有鸟人图,对鸟类进行图腾崇拜。 

 巫师祭祀时佩戴羽冠,有更好通灵的作用。 

 至今依然佩戴羽冠的印第安部落中,也认为鸟类具有与神灵沟通的魔力。 

 在起舞进行祭祀的巫师前方,刻有巨大王座。 

 王座上坐着只巨猿。 

 巨猿面容长相和巫师面具一样。 

 看得出,这只巨猿是部落崇拜的神明。 

 我回忆章教授讲的图腾崇拜内容,古代部落有崇拜玄鸟的,崇拜龙的,崇拜熊等猛兽的。 

 好像并没有崇拜猿猴的。 

 等等! 

 脑子里突然灵光一现, 

 我想到了夒(nao)。 

 《说文解字》记载,夒同猱,贪兽也,一曰母猴,似人。 

 说文中的母猴并不是猴子性别的意思,而是通假字。 

 一种认为母猴是指猕猴。 

 另一种认为是指沐猴,也就是猩猩。 

 贪兽则指贪婪的猛兽。 

 郭沫若在1935年在《先秦天道观之进展》中阐述道:在我看来,帝俊,帝舜,帝喾,高祖夒,实是一人。殷人称夒这种动物为他们高祖,可见这种动物最初还会是殷人图腾。 

 这观点也从殷墟甲骨文中得到证实。 

 甲骨文记载商朝先祖形态的夒字,确确实实是一只猿猴的样子。 

 难道图案中刻绘的猴子是夒? 

 真要如此的话,这处洞窟很可能是殷商遗迹! 

 我心情立马激动起来。 

 疲惫恐惧等负面情绪一扫而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