佚名 作品

第168章(第2页)

 “田叔好,我们这两天得在下面村子里跑跑,想跟您请教下各村的情况,有没有什么名胜古迹。” 

 我顺嘴问起当地情况。 

 一般人都有乡土情结,提起本乡本土都会有种自豪感。 

 田立本也不例外。 

 听到我问当地情况,立马热情介绍起来。 

 “我们甘河镇可是历史悠久,以前周至县滴县城就在我们甘河,后来迁移走滴。” 

 “要说名胜古迹,最有名滴奏是重阳遇仙桥。” 

 “据说重阳祖师在桥上,遇见钟离权和吕洞宾两位神仙,然后被点化也成咧神仙。” 

 “甘河东岳庙也是古迹,庙里还有可多石碑,围棋寨有石羊石马石狮子……” 

 田立本扳着指头说了一堆,把知道的古迹都说了个遍。 

 我倒是对石羊石马石狮子挺有兴趣。 

 那些石雕应当是石像生。 

 石像生又称翁仲,始于秦汉。 

 传说秦代有位名为阮翁仲的将军。 

 因为防范匈奴有功,死后秦始皇为了纪念他,在咸阳宫司马门外为其造雕像。 

 后人因此将高大的石像统称为翁仲。 

 现存最早的石像生,当属霍去病陵前的马踏匈奴石雕。 

 由此可见汉代石像生使用还没规制化。 

 至唐代,乾陵石像生成对分列神道两侧。 

 以华表为起点,布置有天马,鸵鸟,仗马及控马者,直阁将军石人,中郎将石人,蕃臣石人,石狮等直到陵墓前。 

 可见唐代帝陵使用石像生时,已经有严格规制。 

 其后宋明都承袭唐代石像生使用规制。 

 明代更规定只有五品以上官员能用,而且不同品级官员使用石像生数量也有不同。 

 可以说有石像生的地方,必然存在达官显贵的墓葬。 

 不过也因为石像生是贵族墓的指路明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