佚名 作品

第100章

 在打出探洞后,只需用手握住尾端钢珠,提起扎杆再微微松手,感受铁钎扎入泥土时反馈的摩擦力和触感,就能对土层情况判断个大概。 

 通常经验丰富者不用看土,纯凭手感就能判断下面有没有墓,避免看土时因灯光而暴露的风险。 

 笔记中还记载了另一种打探洞的工具——钢铲。 

 钢铲样式和铁锨差不多,只是更加窄长。 

 普通人用钢铲打探洞,直上直下的根本带不出来土,必须斜着提起钢铲,才能带上少量泥土。 

 后来洛阳铲的出现,全面取代了钢铲。 

 现在洛阳铲的杆子也进化了,变成了五十公分一截的钢管,钢管可以无限续接,出门携带更加方便。 

 洛阳铲和扎杆各有优劣。 

 需要打很深探洞的话,洛阳铲更加适用。 

 因为铲头自重大,打的越深越省力。 

 而扎杆一般打到十米左右就不行了,再往下就特别费力。 

 我刚开始用扎杆还不熟练,花了十分钟才把整根杆子扎入地下。 

 又续接了一根杆子往下打,打到三米多深才停下来。 

 这是考虑到地宫不是墓葬,不可能在地下太深处,打三米的探洞足足够用。 

 崔浩,卢斌等人都瞪大眼睛看我的操作,唯恐错过每一个细节。 

 我又打了几个探洞,基本熟悉了打探洞的手法,然后给他们讲解传授。 

 “握住杆子发力的时候要注意,不要使用蛮力,要巧劲向下,全身不要绷太紧。” 

 崔浩他们一人绑了个扎杆,按照我说的要领开始打探洞。 

 噗噗! 

 扎杆插入土里发出细微闷响。 

 我观察他们用扎杆的姿势,心中对他们的悟性做出排名。 

 卢斌像个憨熊一样,扎着马步双手握杆用力向下捅,每一下都恨不得使出吃奶的力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