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望敬亭 作品

第573章 最聪明的麦琪

 上万英尺的高空,除了阳光和云海别无他物,空姐送餐的声音惊醒了林朝阳。 

 “还有多长时间能到纽约?”他问。 

 “快了,你再休息一下吧。”陶玉书说。 

 “没事。” 

 商务舱的午餐很像样,还搭配了红酒。 

 只是林朝阳没兴趣喝酒,倒是另一边的芦安·瓦尔特在牛饮,丝毫没有纽约知识分子的贵气,到像个德州来的土老帽。 

 用过午餐,又过了一阵飞机落地肯尼迪机场,从西到东,纽约是林朝阳美国签售之旅的最后一站。 

 “真是一趟不错的旅程!” 

 下飞机时,芦安·瓦尔特还在回味着宽敞的商务舱和美味的午餐。 

 到了酒店,林朝阳夫妻俩住进了位于曼哈顿中心地带的丽思卡尔顿酒店。 

 晚上,兰登书屋社长阿尔贝托·维莱塔专门请了夫妻俩吃饭,他现在见到林朝阳,比见到亲人还亲,脸上的笑容从未停过。 

 想想也是可以理解的。 

 兰登书屋引进林朝阳的作品还从未失败过,几年时间里,已经为兰登书屋贡献了几千万的销售额。 

 新书《达拉斯买家俱乐部》发行之后,更是展现出横扫排行榜之势。 

 看样子又是一部200万册销量起步的超级畅销书,阿尔贝托·维莱塔如何能不对林朝阳重视呢。 

 席间聊起《达拉斯买家俱乐部》出版后引发的反响,阿尔贝托·维莱塔滔滔不绝。 

 “林,我不得不承认,你不仅是个天才的作家,更是个天才的营销大师! 

 这次的小说选题简直是完美,令世人恐惧的绝症、饱受争议和歧视的边缘群体,《达拉斯买家俱乐部》的话题性太强了。 

 我们的宣传人员甚至都不需要花心思,发行部门更是轻松,各大连锁书店的订单这些天就没停下来过。 

 《达拉斯买家俱乐部》的销量已经逼近40万册,这又将是一部超级畅销书……” 

 阿尔贝托·维莱塔是个典型的生意人,对他有利时,态度无比殷勤。 

 “小说能受到这么大的欢迎,我也很意外。”林朝阳谦虚的说。 

 “所以我说,这就是你超越常人的地方,这就是天才与普通人的区别! 

 往往在不经意之间就完成了别人无法想象的成果。 

 这几天你看媒体评价了吧?所有媒体都给了《达拉斯买家俱乐部》清一色的好评! 

 但这还不是最关键的,最关键的是这部小说的影响力正在打破圈层。 

 前几天你在德州接受的访问,我听说反响很不错,这足以证明小说的影响力已经打破了读者和普通民众之间的壁垒。 

 林,它正在变得更加受欢迎!” 

 阿尔贝托·维莱塔口中的“访问”是指林朝阳在德州时,接受的几家媒体的采访,包括了福克斯达拉斯新闻台、《达拉斯晨报》和《波士顿环球报》。 

 来到美国半个多月时间,林朝阳确实逐渐感受到了《达拉斯买家俱乐部》的受欢迎程度已经远超他之前的作品。 

 阿尔贝托·维莱塔可能不懂如何做书,但他很懂得舆论。 

 正如他所说,《达拉斯买家俱乐部》的影响力正在从读者群体向普通民众过度,用后世的话来说,这就叫破圈。 

 这是林朝阳之前的作品从来没在美国做到过的,即便受欢迎如《舌尖上的中国》,它更多的还是受知识分子阶层的青睐。 

 而造成这种破圈最直接的原因,就是《达拉斯买家俱乐部》大胆的选题和内容。 

 虽然林朝阳的本意是写人在面对绝症时的抗争,但在新闻传播的路径和大众的视野之中,小说中重点提及的hiv病毒和同性恋群体无疑才是更受关注的。 

 作为一个由新教徒建立的国家,美国建国以来的民风其实并不如影视作品中展现的那样开放,相反还很保守,尤其是在南部地区。 

 而同性恋这种异端行为,在基督教主导的国家里,自然是罪孽深重的。 

 连《圣经》里都清晰的记载索多玛城因为同性行为而导致被上帝用大火毁灭的故事,所以同性恋者遭受严酷的惩罚在这里似乎是天经地义的。 

 但到了二战结束后,美国各种社会运动风起云涌,同性恋群体也借此搭上了民权运动的便车,走向街头,集体行动,宣扬自身。 

 直到“石墙骚乱”,美国同性恋群体为自身争取权益的运动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声援,在那之后,美国同性恋群体由原本受压迫、歧视的状态一举迈入主流社会的视野。 

 然后,hiv病毒出现了,这个致死率奇高的绝症在媒体上被冠以“同性恋瘟疫”的称呼,引发了整个西方社会极大的恐慌。 

 也让美国同性恋群体本来有所变化的社会环境再次变得恶劣了起来。 

 哪怕走过了八十年代的阴霾,但如今美国社会对于同性恋群体的歧视依旧很严重,只不过已经不像以前那样喊打喊杀罢了。 

 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中,同时聚齐了“hiv”和“同性恋”两个社会敏感要素的《达拉斯买家俱乐部》突然冒出来,读者群体的关注根本无法承载这种巨大的话题性。 

 小说的破圈,被美国普通民众所关注,也就顺理成章的事。 

 对于兰登书屋来说,这样的破圈当然是大好事。 

 甚至阿尔贝托·维莱塔乐观的估计,如果《达拉斯买家俱乐部》真的能一直保持最近这段时间舆论关注度,那小说销量在一两年内破500万册也不是不可能。 

 真能达成这样的成就的话,那这部小说无疑将会成为兰登书屋历史性的著作。 

 林朝阳不关注阿尔贝托·维莱塔的美妙畅想,但小说卖得好,终究是一件好事。 

 晚餐结束后,他和陶玉书回到酒店,没说几句话便沉沉睡去。 

 这一周时间以来,他们跑了三座城市,除了举办签售会,大部分的时间都用来赶路了。 

 纽约是签售会的最后一站地,时间更加充裕。 

 夫妻俩从容的休整了一天,才感觉恢复了精神。 

 这天下午,林朝阳再次接受了《纽约时报》的访问,快四点的时候,芦安·瓦尔特来到酒店房间。 

 “林,有个好消息,要不要猜猜看?” 

 “你要竞选参议员了?” 

 芦安·瓦尔特顿时感到扫兴,抱怨道:“你怎么不说我去竞选总统。” 

 “倒也不是不可以,你是驴党还是象党?” 

 今年是大选年,现在这个时间正是民主共和两党初选党内候选人的阶段。 

 “我是犀牛党!” 

 “呦,稀有啊!” 

 芦安·瓦尔特说自己是犀牛党当然是玩笑话,不过这个党派确实存在,但不是在美国,而是在加拿大,该党派的竞选承诺是“决不兑现任何竞选承诺”。 

 “别闹了!”芦安·瓦尔特停下了玩笑,正色对林朝阳说:“《奥普拉脱口秀》想邀请你去当嘉宾!” 

 林朝阳神色满是意外,“《奥普拉脱口秀》?” 

 “很惊喜是吧?真想不到,《奥普拉脱口秀》竟然主动朝你伸出橄榄枝! 

 林,这下子你真要成为美国家喻户晓的人物了!” 

 芦安·瓦尔特笑呵呵的说着。 

 《奥普拉脱口秀》是美国广播电视abc的王牌节目,前身是wls电视台的脱口秀节目《芝加哥早晨》。 

 1985年,主持人奥普拉·温弗瑞赢得了节目的制作权,将节目更名为《奥普拉脱口秀》,由她自己的公司制作并在abc播出。 

 很快便成为全美脱口秀王牌节目,稳坐如今美国电视行业谈话节目的头把交椅,每周有两千多万观众收看,并且已经在海外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播出。 

 生怕林朝阳不了解《奥普拉脱口秀》的受欢迎程度,芦安·瓦尔特给林朝阳科普了起来。 

 “我一个外国作家,他们怎么想到要访谈我?”林朝阳好奇的问。 

 “当然是因为《达拉斯买家俱乐部》的影响。林,我们的想法是对的,上市快两个月,这部小说的影响力正在爆发出来。 

 看看上周的销量吧,142万册! 

 对比第一周时,这个销量几乎翻倍。 

 我们的宣传工作做的并不差,又有你《舌尖上的中国》的热度加成,《达拉斯买家俱乐部》的首周销量已经很高了。 

 可在这样的基础上,销量还能在第7周实现翻倍,这已经不能用单纯的读者口碑去解释了。 

 这些报纸、杂志你又不是没看到……” 

 芦安·瓦尔特说着,朝房间茶几上堆着的新闻刊物示意了一下。 

 《达拉斯买家俱乐部》上市近两个月,销量惊人,伴随而来的还有诸多媒体对这部小说的高度评价。 

 《纽约客》跟林朝阳因为《舌尖上的中国》结缘,在《达拉斯买家俱乐部》上市的第二周,杂志上便出现了一篇书评。 

 在这篇标题为《<达拉斯买家俱乐部>:荒诞的废墟之上绽放》中,《纽约客》的王牌供稿人之一、美国知名短篇小说作家安·比蒂这样写道: 

 “……基于真实事件改编的背景让《达拉斯买家俱乐部》弥漫着现实主义的味道,但它更令人着迷的是其中那股独特的现代主义风格。 

 在林的笔下,主人公罗恩充满了缺陷,但却有一种肆意生长的生命力,他的粗鄙和脆弱、他的幽默与哀伤,都充满了经典文学作品中那些主人公的味道。 

 也正是这样精彩的落笔,让罗恩与病魔、强权的对抗升华到永恒之境……” 

 不仅是《纽约客》,《巴黎评论》《书评》《大西洋月刊》等美国文学界知名杂志也在这段时间内相继刊发了针对《达拉斯买家俱乐部》的评论文章。 

 文学界集中性的好评为《达拉斯买家俱乐部》的火爆添了一把火。 

 除此之外,因为作品中涉及到了艾滋病和同性恋群体,《达拉斯买家俱乐部》也受到了这两类人群的推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