盗侠冬雪 作品
第七十四章 忐忑不安的飞行员们
杭州笕桥机场,
淞沪战争爆发之后,国军部队和日军海军陆战队,还有后续来支援作战的那一场场战斗,打的非常的惨烈。
尤其是停泊在黄浦江上的日军军舰,向闸北的国军部队,展开全面的舰炮群齐射的无差别炮击轰炸作战,更加是夺取了大批国军部队的官兵性命。
几乎与此同时,在八字桥及周边街道展开激战,双方死伤惨重。
此刻,全国报纸舆论全部知晓:抗战的一天,终于到来
是的。这就是战争。打仗不是请客吃饭。打仗,是要死人的。
《大刀队歌》在各大城乡,响了个遍。
日军海军舰队三十余艘排列城东门江面,飞机十余架轰炸各城门,战车向国军部队进行着反击作战。
横穿过他们的路径——补给车辆、重型火炮、工兵营、机场地勤人员、骑兵部队、后勤行政机关、燃料补给车等等,这支车队由拖车和马匹牵引,携带着许多汽油和机油桶。
8月14日下午4点,我空军携弹起飞,去炸当时停泊在黄浦江的日本军舰“出云号”,还没到达目的地,不幸被日本高射炮击坏了炸弹架子,两颗炸弹掉到了当时上海人流最密集的大世界娱乐场,当场炸死炸伤3000名左右的市民,这两颗炸弹原本是用来炸日本军舰的,是爆炸力非常大的炸弹,所以当场造成大量不必要的无辜军民误伤亡。
整个大世界娱乐场周边,血肉横飞,到处都是尸体,血液沾满街墙,马路一片惨不忍睹的景象,没炸死的人,哭声,喊声,响成一片,救护车,救火车,慌成一团。
开战前,国军空军经历多年惨淡经营,按照驱逐(战斗)、轰炸、侦察、攻击四种战斗职能分为十个大队以及下属的三十个中队。在指挥系统上,也按照侦察、轰炸和驱逐三项分别安置空军司令部指挥,战时进行协同作战。
由于没有作战先例,再加上空军部队布置过于分散,国军空军的协同作战在战争爆发之前也仅仅停留在纸面上。
开战之前,为优化空军战斗指挥,明确战斗序列,国军空军进行了紧急改革,设立了前敌总指挥部,把位于第一线的主力作战大队统一编入该指挥部,直接受空军司令指挥。
可惜的是,这次改革也完全没有优化前线的协同作战能力,甚至还加剧了前线的指挥混乱。
外加上他们使用的大部分飞机机型,也是落后的进口机型。
大部分都是洋人列强国那一边淘汰下来的机型,要不是有陈纳德的协助帮助,恐怕国军飞行员连霍3战斗机都没有的投入使用。
当然后世的历史资料显示开战时,国军空军拥有飞机差不多700架,其中新式作战飞机200多架,候补飞机60架左右,共计300多架。
国军飞行员驾驶的飞机型号各式各样都有,被称为“万国空军”。虽然如此,但其型号在30年代中期的世界空军中,并不算太落后,
大多为各国已经服役的成熟飞机,如战斗机主要采用米国“霍克3”型、轻轰炸机采用米国“诺斯洛普C”型、重轰炸机采用德军的he111型,其性能在当时均为中上水平。
但是这些飞机不管是零部件,还是生产线和科研技术,全部控制在洋人列强国的手上。
一旦这些飞机被洋人列强国那一边断供应链或者是没有足够弹药和零部件供应补给的话,那么也是和废铁差不多。
而且真正能够拥有出色的反击日机群空袭轰炸作战的新式机型,没有足够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