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将军宽宏大量,朗感激不尽。”司马朗拱手说道,“日后我司马家族定当全心全意为朝廷效力,以报大将军的不杀之恩。”
待司马朗起身,苏曜将目光转向众人:“诸位,《考成法》的推行,虽会触动诸多利益,但这是大汉重振的必由之路。我深知阻力重重,但我们不能因畏惧困难而退缩。”
郭嘉再次站出来支持:“大将军所言极是,如今大汉积弊已久,若不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恐难恢复往日荣光。《考成法》虽严苛,但却能让政令得以有效执行,让吏治清明,百姓受益。”
王凌也表态道:“我锦衣卫愿全力配合,但凡有敢阻碍《考成法》推行者,必当严查到底。”
荀攸虽仍有担忧,但见苏曜态度坚决,且司马朗之事已让他见识到苏曜的手段,便不再强行反对:“既然大将军决心已定,攸自当尽力辅佐,只是推行之时,还需徐徐图之,以免引发大乱。”
对此,苏曜自然也是明白的。
荀家,司马家,还有司徒杨彪的弘农杨氏,这些都是他设锦衣卫后,重点要求盯防的世家,所以现在才能拿出这些把柄出来。
但锦衣卫也不是万能的,天下官员何其多也,靠现在锦衣卫那点人,他是盯不完的。
通过向这些主要世家施加影响,然后缓缓铺开的方式才是合理的做法。
“诸位的顾虑我明白,都察院要改,考成法也要推,但确实也没必要马上就颁行全国。”
“我意先在三河之地,以及新改组的都察院内先行考成法规章,待成效初显、制度完善后,再逐步向全国推广。”
“如此一来,既能降低推行风险,也能为其他地区提供经验借鉴。”
众人听后,纷纷点头表示赞同。
卫觊见状,也适时进言:“大将军高瞻远瞩,先试点后推广,既能确保考成法的可行性,又能最大程度减少阻力。不过,在三河之地推行时,还需选派得力官员,方能保证诸事顺遂。”
苏曜微微颔首:“伯觎所言极是。此次推行考成法,统计司与都察院责任重大,你身为统计司司长,需与都察院紧密配合,确保各项数据准确无误,为考成法的实施提供坚实支撑。”
“至于都察院的诸领导人选,我这边也有了主意。”
说罢,苏曜将目光转回书房内的众人,当众宣布了改组后都察院主要官员的任命:
其中,御史大夫王允,继续担任原职,全权统领都察院。
而前司隶校尉黄琬则迁左都御史,领监察司,以司马朗副之辅佐。
下来御史中丞钟繇,迁右都御史,领审计司司,郭嘉则副之辅佐。
最后,就是之前招降的县令程忠,这一次被苏曜正式任命为户科给事中,主要负责监督三河之地人口和土地普查一事。
此番任命一下,众人全都震惊了。
原因无他,这某些人升官实在是太快了,简直就是坐上了火箭,蹭蹭蹭的往上冲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