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从天降 作品

第783章 一鸣惊人郭奉孝(第2页)


 要知道,与他荀攸不同,郭嘉乃是苏曜自主征辟。

 刚刚加冠便被一纸文书召来了大将军幕府。

 没人知道大将军是从哪里得知了这个颍川少年的名字的,但毫无疑问,他的破格征辟使得郭嘉一时间与王凌一同,以年少有为之名被世人热议为苏曜麾下的少年双壁。

 不过,随着时间推移,这份热潮渐渐褪去,郭嘉也逐渐的被人遗忘在角落。

 原因也很简单,都是少年双壁,但王凌那是什么人?

 苏曜起家前追随的亲信,现在更贵为锦衣中郎将,宝马缇骑可谓锋芒毕露。

 而郭嘉虽然也算少有才名吧,但入了大将军幕府后却没有表现出任何建树,整日里不是俯首文案,就是在酒肆流连,根本没得可比。

 谁曾想,这个一直沉默的少年竟然在此刻突然发声,端的是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郭奉孝,国家大事不可儿戏......”

 荀攸出声想要劝阻,生怕这个少年是喝多了酒,脑子一热,搞个大活,把自己坑到里面。

 结果,苏曜显然比他想象中的大度了很多,直接摆了摆手,让郭嘉继续发言:

 “无妨无妨。”

 “正所谓兼听则明偏听则暗,奉孝有什么想法直言便是。”

 “不过,如果你也是要劝我放过那些贼逆,那怕是要白费唇舌了。”

 听了苏曜的话,郭嘉微微点头,从袖中摸出酒葫芦抿了一口,眼底泛起狡黠的光:

 “下官并非要劝大将军网开一面,而是想说——为何要我们亲自掀开这口棺材,让大将军来背这份恶名呢?“

 说罢,他的指尖轻轻划过案上密信,在“祁县王氏“四字上点了一点。

 这时,密室里的烛火突然爆出一簇灯花。

 “哦?有点意思,你且细细道来。”

 苏曜饶有兴趣地看着郭嘉,示意他继续说下去。

 郭嘉没有直说,而是踱步到荀攸身侧,拱手道:

 “若我记没错,昨日锦衣卫王中郎的密信中有报,安邑城中近来风声鹤唳,有商队自西门运入二十口樟木箱,经查内中十余口中装的都是洛阳新铸的连弩。”

 荀攸闻言,眉头微皱,仔细回想了一下,确实是有这么一回事。

 两人同为大将军幕僚,处理文牍工作,王凌在安邑送来的每日密报已是惯例。

 “安邑城中,局势日益紧张,如此之事近日多有发生,不过他们处事谨慎,送货点多在那无主的废弃旧宅,不知何人所设。”

 “故而,王中郎除了追查京师线索外,就只是加紧防控,暂时还不知何人所为。”

 听了荀攸的话,苏曜点了点头,此事他也知道。

 就在他在前方大战的时候,后方当然也没闲着。

 那些世家们想要想要搞事的意图如此明显,也因此苏曜绝不可能轻易放过这些叛逆。

 一念及此,苏曜目光一闪,看向郭嘉:

 “奉孝突然提及此事,莫非是有什么想法?”

 郭嘉点头道:“大将军此次平定河东,对世家豪强展开了严厉的打击,河东卫氏虽然献城有功,但其他世家则是心怀惊惧,图谋不轨者自是不在少数。”

 “既然如此,大将军何不放出风声,在宣布此战大捷,白波覆灭的同时使人暗中泄露一点小小的天机.....”

 “让他们知道,我们已经拿到了这份可以置他们于死地的证据,而且很快就要发作。”

 郭嘉说着就从桌案上拿出一卷的密信在手上晃了一晃,那上面写着的正是范氏族人的名讳。

 “妙啊!“程忠突然击掌,“届时惶惶不可终日的世家定会铤而走险,狗急跳墙,大将军正好可以挥师移之!”

 这时,关羽的丹凤眼也微微睁开:“不过白波贼已亡,他们准备也不甚充分,真的有胆敢于直面我等的百战之师吗?”

 郭嘉顿时微微一笑:“所以咱们自然要给他们指条明路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