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从天降 作品

第747章 黑手现,三公聚首应对

 深夜,洛阳,太尉府,诸公卿齐聚一堂。

 “尚书令所言可是真的?”

 “这……这简直是胡闹啊!”

 听了王允带过来的改革方案,太尉赵谦怒不可遏地拍案而起,声音因愤怒而颤抖:

 “自古以来,三公九卿的官制已沿袭千年之久,岂能轻易更改?”

 “这苏曜不过一介武夫,我知他讨董救国有功不假,但小小孺子安敢妄议朝政,擅改官制?!”

 太尉赵谦,这同样是一位令董卓都颇为敬畏的高官。

 他出身蜀郡成都,是先东汉名臣,五朝元老太尉赵戒的孙子、卫尉赵典的侄子,曾任汝南太守,抵挡当地黄巾,后回中央任光禄勋,掌宿卫羽林等。

 之前,由于黄琬在得罪董卓,被罢免太尉改任司隶校尉,董卓便让赵谦接其职。

 这位老臣已年过五旬,在朝中浸淫多年,对于官制的复杂与微妙有着深刻的理解。

 苏曜所提出的废三公九卿制,改设三省六部的方案,无疑是对他多年来所依赖熟悉的权力结构进行了一次颠覆性的变革。

 这让本来对苏曜拥立女帝抱有不满,不过碍于形势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赵谦怒而拍案,再也控制不住心中的怒火。

 “是啊,此议若行,朝中将乱成一团,我等又如何处理政务?”司徒杨彪随之附和,忧虑满面。

 “该死!苏曜狼子野心,其害尤甚董贼,他这是想要彻底颠覆我大汉的根基啊!”

 这位言辞激动,挥舞双臂的人乃是司空种拂。

 没错,就是那两世三公——洛中种氏的家主。

 他如此激动,一方面固然是由于在当时洛阳世家叛乱中苏曜砍了他的孙子种哲,血仇在身。

 另一方面,或者说更关键的还是苏曜废三公之举可以说直接毙掉了他的未来。

 在他所知的那传闻中废三公的方案中,三公并非被彻底废除,而是变成了地位尊贵,但并无任何实权的闲职。

 如此直接的利益冲突,再加上两人血仇在身的背景,如果说赵谦和杨彪两人还有些兼职实权的可能,种拂根本不信苏曜会给他任何机会。

 也因此,他才在之前便发动了自己的势力,暗中鼓动城中百姓反对苏曜。

 没错,司空种拂便是之前那场离奇谋杀的幕后黑手。

 但是,实际上他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

 苏曜实际上根本就没想起来有他这个人。

 高贵的三公?杀孙之仇?你谁呀你?

 可以说种拂完全就没出现在苏曜的视野中过,而黄琬实际上在调查中是有怀疑过种拂的。

 但是,本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态度,他也没有深追这条线索。

 以至于京师之中这么明显一个有作案动机和实行能力的作案目标根本就没进入苏曜排查的视野。

 然而,即便如此,在这阴差阳错下,苏曜的釜底抽薪之计大获成功。

 这一拳打下去可以说正中种拂的面门,直接把他给打懵了。

 种拂怎么也没想到,自己精心策划的阴谋竟然被苏曜用这种方式化解,而且还给自己挖了个大坑。

 他原本以为,利用百姓对女帝登基的不满,散布谣言,煽动情绪,可以让苏曜陷入困境,甚至引发朝局动荡。

 然而,苏曜非但没有因此受到影响,反而借此机会提出了官制改革,进一步巩固了自己的权力和地位。

 而更让种拂无法接受的是,苏曜的改革方案竟然直接废除了三公九卿制,将他这个三公之一的司空之位变成了一个有名无实的闲职。

 这简直是对他种拂的极大侮辱和打击!

 种拂瞪大了眼睛,满脸不可置信地看着苏曜,心中充满了愤怒和不甘。

 他怎么也想不明白,苏曜这个一介武夫,怎么会有如此深远的政治眼光和手段?

 难道是他身边的谋士吗?

 是那个钟家的小辈还是那个荀家的后生?

 总不能是西北来的那边鄙之徒的主意吧?

 不,细究这些已没意义,眼下关键还是:

 “此子不除,我大汉危矣!”

 种拂紧握着拳头,指节因愤怒而发白,眼中闪烁着狠厉的光芒。

 他深知,苏曜此人若是不除,必将成为他种家乃至整个大汉的祸患。

 苏曜的崛起速度之快,手段之狠辣,已经远远超出了他的预料。

 不能再温温吞吞的行事了,必须要从快从重,想出解决办法,最好是直接肉体毁灭掉他,一了百了!

 种拂的话可谓把周围的人都吓了一跳。

 杨彪赶紧上前劝解:

 “司空慎言啊!”

 “如今朝堂之上,还需以大局为重,切莫因一时之气而坏了大事,乃至送了性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