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从天降 作品

第672章 苏曜赫赫声威的余波(第2页)

 那官员秉承董卓之意,上奏朝廷,将皇甫嵩交付审判,择期问斩!

 上奏朝廷?自然是董卓一言就要斩了。

 如此无耻残暴的一幕,登时引得群臣震怒,可以说满朝文武都在为皇甫嵩求情。

 最后,还是在苏曜进兵的压力与群臣们共同的努力下,董卓才免了皇甫嵩的死罪,而是置一闲官,看管在身旁。

 堂堂一代名将,竟落得如此下场,实在是令人唏嘘。

 而更加令人唏嘘的事情是,也正是皇甫嵩最后的这个忠诚无比的决定,彻底断送了大汉最后一次纠正的机会,使得国家不可逆转的滑向了分裂内战的结局。

 这是大汉四百年独尊儒术,经学教育的结果,即便在这天下大乱的时代中,他们也依然抱持着这样的理念。

 他们是时代的逆潮者,抱着自己最后的那一份忠君爱国的理念,无一例外的被时代的洪流所淹没。

 在历史上,这些人最终都成为了诸如董卓和袁家兄弟、还有曹孙刘等人的经验包。

 而现在.....

 堵阳城,现在。

 “什,什么?!”

 “就这?这弘农郡就

这么拿下了?还是兵不血刃???”

 “那胡郡守不是个有名的顽固派吗?他怎么可能让你们这么轻易进城?”

 王凌等人听着赵云的讲述,一个个都瞪大了眼睛。

 他们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这场战役的进展之快、之顺利,完全超出了他们的想象。

 这以那胡郡守的为人来说简直是不可能!

 “没错。”

 赵云笑着摇了摇头,想到当日情景,脸上也带了些无奈:

 “那胡郡守确实是个迂腐之辈。”

 “我们押他下去的时候他还一个劲的喊让我们杀了他。”

 “不过弘农的王主簿倒是个识时务的人。”

 原来,眼见胡郡守固执己见,王主簿便自己动起了心思。

 主簿,其职责为典领文书等,乃郡府佐吏,与只能让外地人当的郡守不同,佐吏官都是由当地名门望族担任。

 弘农王氏,便是当地仅次于那弘农杨氏的名门望族,可以说也是世出两千石的大家。

 他当然不可能坐看胡郡守胡来,带着他们朝死路上狂奔。

 于是乎,见文的不行后,王主簿当即找来当功曹的杨氏族人,以及当地其他世家。

 众人一番商议后,很快便建立了统一共识。

 与苏曜大军作对无疑于以卵击石,自寻死路。

 既然胡郡守一意孤行,文攻不成,那咱们就来武斗!

 考虑到如今城外已经战鼓隆隆,苏曜大军随时可能开始攻城的现状,王主簿等人甚至来不及先派人出去通风报信,沟通投诚的条件,就直接一步快进到发动政变的步骤。

 且说那胡郡守正在城头督战,身先士卒的要求守兵们誓死抵抗苏曜大军的进攻。

 突然间,他就见到王主簿带着杨功曹和一干郡吏匆匆而来,当即皱眉摆手道:

 “我意已决,尔等不必再劝!”

 “此番大战那是人在城在,城破人亡!”

 胡郡守慷慨激昂,目光坚定,仿佛已做好了与城共存亡的准备。

 然而,王主簿不但并未停下脚步,反而与众人一起来到他面前,在最后一次力劝无果后,他竟是大喝一声:

 “胡郡守私通董贼,对抗车骑将军,速速来人将其给我拿下!”

 “什么?!”

 “尔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