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从天降 作品

第637章 袁绍变脸,洛阳事终(5K6)(第2页)

 他现在可不想去试试这苏君侯的剑到底利还是不利。

 于是他点头应允,随即还请苏曜暂留一阵:

 “苏君侯帮了袁某如此大忙,怎能这么空手就走?如此袁某岂不是被人笑话不懂待客之道?”

 “君侯不妨多留片刻,让袁某略尽地主之谊为好。”

 苏曜顿了顿,看了眼袁绍,不知他在葫芦里卖什么药。

 是想借机探探他的虚实?还是想通过款待来缓和双方的关系?

 不过,这些苏曜并不在意这些。

 他此行的主要目的已经达到,剩下的不过就是如何离开这大营了。

 吃过饭后,让袁绍亲自送出来,倒也算不错的选择:

 “袁公盛情难却,苏某便恭敬不如从命了。”

 ......

 “哎呦,袁公啊,我还以为您这是缓兵之计呢。”

 陈琳跺脚道:

 “怎么着,您还真准备就这么答应他了啊?”

 帅帐附近的另一个临时营帐中,袁绍与诸人齐聚一堂。

 在留下苏曜后,由于帅帐中已是血流成河,显然不能待客和议事,袁绍便请来颜良,带苏曜到附近的营帐中暂歇息或者随他参观营地。

 而袁绍自己则带着亲信们来到这小帐之中,窃窃私语。

 让陈琳想不到的是,袁绍竟然没再提什么对付苏曜的策略,而是直接讨问起要如何不伤面子的请诸侯联军回去一事。

 “这怎么可能不伤面子啊?!”

 “这是失败,这是污点,必须以那苏曜的献血来洗涮!”

 陈琳满脸愤慨,他无法理解袁绍为何会如此轻易就向苏曜低头。

 “袁公您若还有一丝血性,现在就该趁他在我营中的机会,号召勇士,发起围剿!”

 “他孤身一人,岂是我十万大军的对手?!”

 “孔璋,稍安勿躁。”

 袁绍叹了口气,摆了摆手示意陈琳冷静:

 “我非是没有血性,只是目前形势对我们不利,不宜轻举妄动。”

 “袁公,那苏曜如此嚣张跋扈,若不给他点颜色瞧瞧,他只会更加得寸进尺!”

 一旁的逢纪也忍不住开口说道,眼中闪烁着不甘与愤怒。

 “元图,你也冷静点。”

 袁绍再深吸了口气,他深知这些谋士们对苏曜的敌意,但眼下确实不是硬碰硬的时候:

 “那苏曜勇猛无双,又有卢植等人为辅,我们若强行与他为敌,只会两败俱伤,让董卓坐收渔翁之利。”

 “况且,你们也都看到了,他一个人是怎么像杀鸡仔一样屠杀咱们那些勇士的。”

 袁绍再次叹了口气,无奈道:

 “十万大军说起来好像不少,但又有多少人真的能做到悍不畏死,拿命去填的?”

 “真让他在咱们这营地中杀开了,我就怕出几个胆小之辈,一通乱喊,到时候整个十万大军顷刻间是作鸟兽散。”

 “到时候咱们才是真的完了。”

 “这......”

 陈琳等人无言以对。

 他们虽然是谋士,不太懂武力搏杀的事情,但毫无疑问,刚刚苏曜在帐中的那一幕血腥杀戮实在是给他们震住了。

 再一想及,自己这十万大军怕是有一半多都是凑人头的辅兵和刚动员的征召民兵,真杀起来,结果如何好像还真没人敢去拍胸脯。

 这可不是偷袭伏击,而是在营地中间实打实的正面搏杀。

 要是杀掉了还好,倘若让那苏曜打出了威风,冲了出去......

 那他们可就真的是威名扫地,再也不用想什么争霸天下的事情了。

 “对于这种人,最忌讳的就是冲动行事,以力硬拼!”

 “咱们的重点还是应该放在扎牢自己的基本盘上。”

 袁绍语重心长的说:

 “我等唯有尽快在河北谋得一片立足之地,才是长久之计!”

 “可是……”陈琳还想再说些什么,却被袁绍打断。

 “好了,孔璋,我意已决。”

 袁绍沉声道:

 “眼下最重要的是稳定军心,同时尽快送走这些诸侯联军,以免夜长梦多。”

 见袁绍态度坚决,陈琳和逢纪等人也只好无奈地叹了口气,不再多言。

 他们知道,袁绍虽然表面上看起来优柔寡断,但一旦下定决心,便很难再改变。

 “那袁公打算如何送走这些诸侯联军?”陈琳问道。

 “我会亲自去见他们,晓以利害,让他们明白继续留在这里只会徒增消耗。”

 袁绍说道:

 “同时,我也会承诺给予他们一些补偿,以安抚他们的情绪。”

 “补偿?”

 陈琳眉头一皱:

 “袁公打算给他们什么补偿?”

 “粮食、布匹、金银等物资,只要他们愿意离开,我们都可以考虑。”

 袁绍说道:

 “眼下我们最需要的是时间,而不是与这些诸侯联军纠缠不清。”

 “何须如此费劲?”

 逢纪进言道:

 “咱们只要告诉他们,后方粮草不济,而冠军侯又拒绝给咱们供粮,那他们若不想独自闹事的话,便只能乖乖退去。”

 袁绍一听倒也在理,就是似乎有些不受人待见,便与逢纪等人商量具体细则,还有选将之事上。

 众人激烈讨论,不再细表,且说时间来到中午,袁绍命人摆下酒宴,款待苏曜。

 酒宴上,袁绍与苏曜谈笑风生,仿佛之前的一切都没有发生过。

 然而,在这看似和谐的氛围下,双方却都在暗自盘算着各自的打算。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袁绍终于开口提到了联军解散和选派骑兵的事情。

 “苏君侯,关于你提出的解散联军和选派骑兵的事情,袁某已经仔细考虑过了。”

 袁绍说道:

 “联军确实不宜继续滞留在此,以免给洛阳城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至于选派骑兵随君侯西征的事情,袁某愿意派出两千精骑,由校尉颜良率领,助君侯一臂之力。”

 苏曜闻言,微微一笑,心中暗自满意。

 这袁绍如此上道,此次洛阳城的事件终于也该告一段落了。

 “袁公果然深明大义,苏某佩服。”

 苏曜举起酒杯,向袁绍敬酒。

 “不过,苏某还有一事相求。”

 袁绍闻言,眉头微皱,但还是保持着笑容问道:

 “哦?君侯但说无妨。”

 苏曜微微一笑:

 “校尉颜良的大名我也听过,确实不错。”

 “但是,讨董大事正该我等共同努力。”

 “为了安天下人心,我希望袁公这次能够亲自出马,率这两千精骑与我一同西征,既彰显我们讨董联军的团结与决心,也让世人知道,苏某绝非为一己之私,贪功独食之人。”

 苏曜目光炯炯地看着袁绍,语气中透露出一丝不容置疑的意味。

 袁绍一听,脸色顿时变得有些难看。

 他本以为苏曜只是想要他的骑兵,没想到这苏曜竟然还想要他亲自出马,这不是在给他下套么?

 一旦自己亲自出兵随军,那就等于是在向天下人宣告,他袁绍认可了苏曜的讨董行动,并且愿意支持他。

 而且,更糟糕的是,自己的计划也会被打乱,在这时局的动荡的时节,离开河北根基,失去先手布局的优势,还可能将自己置于危险之中。

 当即,袁绍便找各种理由拒绝。

 但苏曜的言辞恳切,句句在理,时刻抓着他是讨董盟主之事不放,让他无法推辞。

 袁绍目光望向在坐的谋士,却见逢纪和陈琳等人竟如老僧入定,一言不发,顿时袁绍就更加为难。

 最终,推脱不过的袁绍还是只能无奈从了苏曜,决定亲自带着颜良和两千骑走这一遭。

 至于河北之事,就交给长子袁谭,请逢纪和高干文丑等人共同辅佐。

 在亲自把苏曜送出了大营后,袁绍语重心长的拜托逢纪等人:

 “犬子年少,我此次西征,河北之事便拜托诸位了。”

 “无论如何都要拿到一块根基之地。”

 “我也会利用西征一事搞点功勋,日后解救皇帝后好为诸君在河北名正言顺的谋一方诸侯之位。”

 逢纪、高干等人闻言,纷纷起身,神色庄重地拱手答道:

 “袁公放心,我等必当竭尽全力,不负袁公所托!”

 袁绍这次的算盘打得挺好。

 自己在前线哪怕没捞到什么大的战功,但是只要随着苏曜解救皇帝,论功行赏自然也少不了他一份。

 再让手下们帮着袁谭谋夺河北,到时候大功告成他再回到地方,也耽搁不了什么事情。

 只要最后能远离苏曜,让他跟其他诸侯折腾,那袁绍这次也算没有白忙活一场。

 然而,他却不知道,苏曜给他已经安排了另一条道路。

 那就是......

 “什么?!”

 “你说南阳太守?”

 袁绍大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