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从天降 作品

第574章 董卓掀桌,袁太傅血洒金銮殿(第2页)

 到了那边,有函崤之险加固,还不知这董卓能霍霍多久呢。

 于是乎,杨彪当即站出来道:

 “此议实不可行矣。”

 “那关中残破零落,不堪重用,实非帝王之都也。”

 “况且,今我大军尚有优势,就惶惶而弃皇陵,恐百姓惊动。”

 “天下动之至易,安之至难,望太尉三思。”

 董卓一听他那什么惶惶而弃皇陵就差是指着鼻子骂他逃跑,当即大怒:

 “你懂个屁的国家大事!”

 “千金之子坐不垂堂,叛军近在咫尺,我不忍让皇帝见刀兵才要迁都弥祸。”

 “你阻挠迁都,可是那苏曜的奸细不成?!”

 “董公息怒。”

 黄琬站出道:

 “昔年王莽篡逆,更始赤眉之时,就焚烧长安,早已尽为瓦砾之地。”

 “那长安百姓流移,今百无一二。”

 “现下弃宫室而就荒地,实非所宜也。”

 董卓一听,大手一摆:

 “关东贼起,天下糜烂,长安乃太祖龙兴之地,正适合重整山河。”

 “况且其地近陇右,木石砖瓦,克日可办,宫室营造,不须月余,汝等休再乱言。”

 董卓在朝堂上力压群臣,强推迁都。

 大臣们反对者众。

 眼见僵持不下,董卓的脸色也是越来越差。

 太傅袁隗见状忙出来当和事佬,打起太极言说还是改日再议罢。

 结果,谁知他这一句话顿时触了董卓眉头:

 “改日?”

 “改日那苏曜和你家侄子怕是就要打进来了罢。”

 “太傅,我敬你袁家四世三公,对你们两个侄子和举荐之人也多加优待。”

 “但他们如今却都纷纷造反,起兵要诛我。”

 “太傅却又在这里阻碍迁都,莫非是想要暗中使绊,谋我项上人头不成?!”

 太傅袁隗闻言,面色煞白,连忙拱手否认道:

 “董公此言差矣,我袁家世代忠良,怎会行此不义之举啊?”

 “袁绍、袁术虽为我侄,但他们的所作所为,我实难预知,更无从控制,至于迁都之事,我只是担忧国家社稷,绝非有意阻挠。”

 董卓冷笑一声,眼中闪过一丝狠厉:

 “太傅此言,我实难相信。”

 “你袁家势力庞大,若真心为国,何不劝说你的侄子们归顺朝廷,共谋大业?反而在此与我作对,岂不是居心叵测?”

 袁隗见董卓心意已决,知道自己再辩解也是无用,只得哀叹一声,闭上了眼睛。

 他这时也算是回过劲来,这董卓今日立威,怕是就要从自己下手。

 可怜他早未察觉,还主动递上话头。

 董卓见他不言,也不再废话,直接大喝一声:

 “来人,将太傅袁隗拿下,就地正法,以儆效尤!”

 殿外甲士应声而入,将袁隗团团围住。

 袁隗面如死灰,但仍旧保持着最后的尊严,高声道:

 “董卓,你如此滥杀无辜,必遭天谴!!!”

 董卓冷哼一声,挥手示意甲士动手。

 刀光一闪,袁隗的头颅便滚落在地,鲜血四溅。

 朝堂之上,顿时一片哗然,大臣们惊恐万分,面面相觑,不敢言语。

 董卓环视四周,冷冷地道:“还有谁反对迁都?站出来,让我看看!”

 大臣们见状,皆噤若寒蝉,无人敢再出言反对。

 董卓见状,满意地点了点头,大声道:

 “既然无人反对,那便即刻准备迁都事宜,各位大臣,速速回去收拾行装,不得有误!”

 说罢,董卓转身离去,留下满朝惊恐的大臣和袁隗那无头的尸身。

 朝堂之上,一片死寂,只有那刺鼻的血腥味和董卓留下的余威,久久不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