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滚的肚皮 作品

第200章 定海神针(第2页)

 后世高希希版的《三国演义》在津门卫视播出时,就找过袁老说书。

 在整个行业内,说起《三国》这部书,袁阔成是公认的大师。

 和老爷子说完,张远立马通知郭德罡。

 “啊,袁阔成先生要来说书!”

 郭老师都吓了一跳。

 咱这小庙能请的起这尊大佛?

 广德楼找袁阔成说书,相当于洗头房开业找来刘德华剪彩。

 “做好接待的准备,照顾好老先生。”

 “怹打算说《三国》,我估摸着一天一场,也得好几个月时间。”

 “行!”郭老师满口答应:“我一定安排好!”

 莫说来演出,郭老师都打算拿个小本坐在台下边听边记了。

 张远想了想,又给帝都广播电台的大鹏打了电话。

 对方一听袁老要说《三国》,当即决定找摄制组全程拍摄记录。

 放到五十年后,这影像资料就是宝贵的评书遗迹了!

 几日后,广德楼,德远社小剧场。

 今天是周末,小剧场的生意不错,上座率达到了八成左右,又是一天好光景。

 来的观众很多,可大家都没在意,门口贴着的节目单上,除了平日的相声外,还多了一档。

 “评书《三国演义》。”

 可与其他节目不同,这一档偏偏没写表演者的大名。

 所以说,张远对郭老师的评价一点没错。

 受了委屈,这位得加倍报复回去。

 他故意不写表演者的大名,就是为了给那些老举报的同行亿点点小惊喜。

 节目像平日一般开演。

 第一场是李菁的快板书,第二场便是郭老师和张老爷子的对口。

 第三场是郭老师和谦哥的对口。

 台下笑声不断。

 一张十几到几十块的门票,能在周末下午寻的几小时的快乐,大家都觉得挺值。

 但在这欢笑声中,也夹杂着几道异样的轻响。

 有磨牙声,有冷哼声,有寒气逼人的切切声……

 而这声音的来源,便是那些同行了。

 拿着小本本记了一页又一页,心说上头怎么还不让德远社停演。

 若是他停演的话……

 这几位看了看左右人群。

 那这些观众就都是我们的!

 其实这些位属实想多了。

 就算德远社倒了也轮不到他们。

 可自己的失败固然痛心,别人的成功更加难受。

 这些位化悲愤为力量,奋笔疾书了起来。

 “好的,下面请您欣赏评书……”

 郭于二人下得台去,女主持走上台来。

 这会儿压根没人手,所谓的女主持,就是郭德罡的媳妇王慧。

 若是王慧有个头疼脑热,不在场的时候,几位演员就得轮流兼职报幕。

 “评书,《三国演义》!”

 “表演者,袁阔成。”

 “切,换成评书就好啦,我们照样……哎,不对?”

 这几位纷纷合上小本本。

 “刚才报幕的说是谁来着?”

 “袁什么成?”

 “什么阔成?”

 “袁阔什么?”

 就在几人跌落“马冬梅”困境之时,袁先生穿着红褐色长衫,缓缓走上舞台。

 观众中有年轻人,便有老人。

 老人一天袁阔成三个字,都是一愣。

 在看到真人后,则无不狂喜!

 今天可来着啦!

 这票买的太值了!

 这已经不是花多少钱的问题,是老先生多年不说,你花钱都没地儿听现场。

 老观众站起来拍手叫好。

 原本场子就被郭于二人带热,有人领头鼓掌,其他观众也纷纷跟进,掌声一浪赛过一浪,压的老头都开不了口。

 袁先生开演前就来了。

 按理说,他只需提前30分钟到,换上衣服即可。

 但老头有规矩,哪怕自己是最后一场,也得头一场就来。

 若是临时出了岔子,他能顶上。

 这就叫艺德。

 在后台观察,眼看着观众那么多,他也感慨。

 多少年没见到小剧场能坐那么多人了。

 一上台受到山呼海啸般的欢迎,老头感慨万分,甚至鼻头有些酸楚。

 “好啊。”

 “有人听就好啊。”

 老爷子拿起御子重重一摔,一道脆响在不大的剧场内转了三圈,余音绕梁。

 这声脆响让鼓掌声减淡的同时,也砸在了几位举报者的心头。

 “怎么办?”

 几人对视一眼,无奈的合上了笔记本。

 袁阔成先生从名字上就能看出,人家是“阔”字辈的。

 曲艺界有句俗话。

 叫“无派不宗袁,无人不宗马。”

 这说的是两个行当。

 其中的马是指马三立。

 而袁,说的便是袁阔成。

 说的便是这两位在业内的水平几乎无敌。

 从辈分的角度来说,评书界的阔字辈,与相声界的宝字辈平级。

 也就是说,袁阔成先生在相声演员面前,身份相当于侯宝林,刘宝瑞这个级别。

 而若是在评书界。

 虽然有评书四大家之称。

 袁阔成,单田芳,刘兰芳,田连元。

 可袁先生比剩下三位都高一辈!

 剩下三位见了他都得喊大爷。

 整个评书界现存的老先生中,袁阔成就是辈分最高的!

 他是评书的一杆大旗。

 说句不好听的,和他同辈的基本都死绝了。

 人家往那儿一坐,抬眼望去,整个曲艺行只有后辈,连个平辈都没有。

 “谁把袁老爷子请来了!”

 那几位面容扭曲,脸色比吃了王致和混鲱鱼罐头都难看。

 袁阔成在台上,你们举报吧。

 举报这位受过初代主席,总理亲自接见的老先生吧。

 都不用别人,回家后自家师傅就得大嘴巴子来回抽。

 真是脸都不要了。

 下场门门帘后偷瞄着的郭于二人,不时观察着场内的动向。

 “袁先生的人气是高。”谦哥夸了句。

 “到底是老先生,台风就是好。”

 郭老师也用力点点头,不服高人有罪,单单人家在台上的气度就够学好几年的。

 同时郭德罡也看向了那几位“熟面孔”。

 见他们把本子都合了起来,脸色铁青。

 郭老师心头说不出的畅快。

 简直是楚雨荨吃花椒,爽麻了!

 “有袁先生在,咱这儿就多了根定海神针,谁也翻不起风浪来。”郭老师畅快的说道。

 “那是。”谦哥应道,同时眼珠子转了转,再度开口。

 “也不知张远费了多大的劲,才将老爷子请来。”

 余老师这是在提醒对方,能有这场面,全是张远的功劳。

 谦哥到底是自己人,总偏向他。

 【收到来自郭德罡的感谢,相声基础+1,相声技巧+1,单口相声基础+2!】

 郭老师抿嘴笑了笑,又标志性的舔了舔嘴唇。

 “有时间请他吃个饭吧。”

 “对,刚好年底了,也该清清帐了。”谦哥又补道。

 “对,辛苦一年,该分红了。”

 与小剧场内的热火朝天不同,张远这边则是冰天雪地……(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