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映大江 作品

第127章 叉出紫宸殿,投入大理寺狱!


 局势就僵持在了这里,不管是哪一方都没有站出来一锤定音的想法。

 紫宸殿中,最可怜的人,莫过于已故郇王李素节。

 这位可怜的年轻人,刚刚丢掉了性命,但是却没有一个人在乎他死后的尊严。

 他的身体,越来越冰冷,他就这样躺在紫宸殿的青石板上。

 很快,他的身体就会比青石板更加的冰凉。

 争斗,如此激烈。

 每个人都在为了自己的利益奋勇争先,可谁又在意这位已经失去的青年呢?

 他才只有二十几岁,就在刚刚,他还为自己惨死的母亲,争得了恢复名誉的机会!

 那一刻,对于李素节来讲,是荣耀的顶点。

 至高无上的所在!

 然而,就在下一刻,他就从顶点上跌落,竟然糊里糊涂的就丧掉了性命。

 何必呢!

 为什么一定要害死他?

 他的身体已经那样的衰弱,他本来就已经命不久矣。

 活不长了。

 为什么要加速他的死亡呢?

 很明显,这是一场谋杀!

 并不是乌龙,也不是无心,杀错了人。

 这个躲在阴暗角落里的凶手,他的目标,从一开始就锁定在了李素节的身上。

 只要想想当时的犯罪现场就知道了,致使李素节轰然倒地的那杯酒,可是李治亲自指给李素节的!

 也就是说,那杯酒,并不是随机谁都能接触的,从若干杯酒中,随意拿起一杯,不幸中招的。

 李素节是真的就该拿起那杯酒,然后,刚巧那杯酒里,就有毒。

 这杯酒,就是为他准备的。

 这就是一起很典型的谋杀!

 是早有预谋?

 还是临时起意?

 说着说着,李贤的这个探案的瘾头就又犯了。

 谁让咱是法律人呢?

 你当初学法律,也没见你学的很好,就是因为别人都是学法律,你是在学探案。

 这明明是两个不同的分类。

 “狄仁杰!”

 就在狄仁杰想着,该什么时候张嘴的时候,突然听到了李治的声音,他心中陡然一惊,连忙上前。

 “微臣在。”

 再度开口,李治就好像是换了一个人,那种与生俱来的天威,竟然没有一点减损。

 而那张脸上,其实还挂着泪珠呢!

 “太子李贤,干犯死罪,查明真相之前,着系于大理寺狱!”

 关!

 关起来?

 天皇李治,要把太子关起来!

 关进大理寺狱!

 李治按昂首挺胸,竟然把这个责任,推给了狄仁杰!

 正所谓,无事唤我名,非奸即盗。

 说的就是李治。

 狄仁杰还没有来得及回话,众臣就扑了上来。

 由刘仁轨带队,诸位宾客,刚刚还沉浸在赏舞游艺的欢快气氛当中,而现在,他们的酒劲全都醒了,彻底醒了。

 他们纷纷从长桌后面奔了出来,面向李治,为李贤求情。

 “圣人,太子殿下仁爱纯孝,他根本不可能谋害郇王!”

 “一定是有奸人,有奸人作祟!”

 “圣人,三思而后行啊!”

 “太子殿下为我大唐出生入死,夺回了那么多的土地,怎么可以把他投入监牢呢?”

 “圣人若是想要查明真相,却又不放心,那就不妨圈禁了太子殿下,让殿下在东宫等待也比直接让殿下去坐牢强得多!”

 “圣人!”

 无数的大臣,你一言我一语,各种言论挤在一起,根本就分辨不清谁说的是什么。

 就这?

 就想说服李治?

 开什么玩笑?

 自从李治宣布了这个决定,他的眼神就一直在两个人的身上打转。

 一个就是准备接受他的命令的,大理寺少卿狄仁杰。

 另一个,就是即将接受惩处,被投入大牢的现任太子,李贤。

 这个小子,居然一直没说话?

 他是不是觉得,朕的这个安排还挺好的?

 至于稳重又稳妥的大理寺少卿狄仁杰,现在却在纷乱的争吵之中,显得是那样的镇定自若。

 卓然出群。

 他并没有参与任何的讨论,身为天皇天后都很喜欢的人,器重的人,狄仁杰却对这样的大事,没有发表任何意见。

 难道,他不再是大唐的忠臣了吗?

 人心叵测啊!

 之前,太子还对他那么好,什么事情都和他商量,他回报了太子什么?

 太子如今有难,你竟然都不伸出援手。

 呵呵!

 天下的乌鸦果然是一般黑的!

 就连狄仁杰这个浓眉大眼的,都靠不住了!

 而这个时候,狄仁杰他,终于说话了。

 太子李贤也放心了,只有狄公说了话,他才能说话啊!

 只见狄公一步上前,郑重其事道:“启禀圣人,微臣以为,太子殿下还是应该在刑部狱看押。”

 啥?

 他说的这都是什么玩意?

 虽然看押的决定是天皇李治做出的,但是,就连他,现在都被狄仁杰的回答惊呆了。

 这个狄仁杰!

 他还真要把太子关起来?

 狄公:冤枉啊!

 这不是天皇你说的吗?

 “狄仁杰,你身为大理寺少卿,怎可轻易妄断?”

 “太子殿下一身清白,为什么要被看押?”

 说话间,一群人就冲上来了,他们不敢向始作俑者李治发威,却都向着狄仁杰奔过来。

 正所谓,软的欺负硬的怕。

 又可以说是,柿子专挑软的捏。

 面对非议,狄仁杰不动不摇,仍然保持着自己的看法。

 法律人的看法。

 大唐监狱众多,等级也纷繁复杂。

 比如说这长安城里,就有名目繁多的监狱若干。

 比方说,长安、万年两县就有属于自己的县狱,而长安又是京兆府所在,所以,京兆府也有自己的监狱,而且,和两县的监狱还不是重叠的关系。

 除此之外,尚有金吾卫特制监狱,大理寺专属监狱,至于达官贵人,在大唐长安,往往是交给刑部专属的监狱看押。

 既彰显的案件的重要性,又显示出了罪犯的身份地位。

 李贤贵为太子,不管他是不是真的犯罪,你李治不是认为他有嫌疑吗?

 我狄仁杰身为大理寺少卿,秉公办案,自然是第一要务。但现有的证据,确实不能一张口就证明李贤的无辜。

 虽然,狄仁杰内心当然是认为李贤不可能做这种事,但他又没有切实的证据。

 更何况,那盏酒刚才确实是从李贤这边先转过来,才到了李素节的手中。

 正因为这个顺序,才让李贤难以推脱责任。

 那么,身为大理寺少卿,狄仁杰第一个想到的,就是要维护法律的公正。

 太子是什么人?

 什么身份?

 怎么可以在大理寺关押呢?

 当然要去刑部了!

 李治犀利的眼神,从狄仁杰的脸上,又划到了乖儿子李贤的脸上。见他一副神色自若的样子,就更不想放过他。

 “不,狄少卿,朕认为,还是把太子放到大理寺狱更合适。”

 李治的眼神中,充满了不可质疑的光芒,面对这样的他,谁还敢说反对意见?

 再说,该说的,能说的,刚才不是已经都说过了吗?

 李治他给眼神了吗?

 他根本就没有!

 在他的心里,恐怕已经认定了太子就是凶手!

 众人纷纷鸣不平,但是,李治心意已决,他看向李贤,严肃道:“太子,你认为呢?”

 没想到李治还能给机会,众臣纷纷上前劝说李贤,要辩解啊!要申诉啊!

 太子殿下,这就是机会啊!

 不能放弃!

 古来辨明诬枉,靠的不就是自己吗?

 除了自己,谁还能比李贤更加熟悉当时的情况,表明自己的无辜?

 他们的眼睛都盯着李贤!

 他们的期待,都在他这位太子的身上!

 “太子殿下,大唐立国几十年,哪里有太子被投入监牢的?”

 “殿下,你要向圣人解释清楚啊!”关键时刻,郝处俊还是像原来一样,一点都沉不住气。

 李贤倒也不怪他,道不同不相为谋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