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映大江 作品

第55章 鄱阳王大冤!

 同侪当中,诸如王勃之类的平日里就有三分夸张的人,现在已经表现出了更加浮夸的神色。

 显然,他们对于李多祚还多有怀疑。

 倒不是忠心与否的问题,大唐不比其他年代,这是发轫于中原的帝国第一次统领如此辽阔的疆土,辽阔到何种地步呢?

 以东到达朝鲜半岛,平壤有一段时间都可以实控的,以西来到了咸海,北包贝加尔湖,南抵安南顺化附近。

 这样一个强盛的,幅员辽阔的帝国,以古代的交通、信息传播速度,企图只依靠中土的官员统御管辖,这是不现实的。

 于是,很多异族将领都纷纷改旗易帜,加入大唐,效忠大唐,在这个特殊的时期,不必怀疑他们的忠心,正所谓,人往高处走,前方是闪耀的大唐,人人都以加入大唐为荣,又怎么会反叛大唐呢?

 至于以后的那些战乱,那是以后的事情,防患于未然自然好,但也要看到,不能以还没有发生的事就欲加之罪。

 若是这样做,也是成不了大事的!

 “既然刘将军也认为李多祚靠得住,那我们自然也没有异议。”

 “是否请示天皇,向河州再发几千兵马,支援一下?”张大安也终于可以进来参与讨论。

 可惜的是,他的提议很快就被刘仁轨否定了。

 “不可。”

 “现在,吐蕃在鄯州大败的消息肯定也已经传到了企图进攻河州的吐蕃军团的耳朵里,他们必定不知道前方的动向如何,或许还在观望,这个时候,从其他的地方妄动兵马,反而会让他们注意到太子殿下的援军并没有到河州。”

 “如果他们加紧步伐攻击河州,恐怕平白给河州增添了防范的难度。”

 刘仁轨平静的阐述了这些观点,奇怪的是,他竟然没有怀疑李多祚究竟能不能守得住。

 难道,李多祚的能力已经足够让刘仁轨这样的老将如此认可了?

 这个年轻人的未来,真是不可限量啊!

 有那么一个瞬间,宽广的厅堂当中,一群人坐在一起,几乎每一个都是能说会道的,但却没有一个人说话。

 不是他们不想说,也不是他们不能说。

 他们只是在等待一个机会,一个方便开口,甚至是让别人先来开口的机会。

 谁呢?

 究竟会是谁呢?

 看来看去,人们的眼光就很自然的转移到了王勃的身上。

 哎,年轻就是气盛。

 这种事,就是要王勃这样的年轻人去办,这才像样!

 “看来,众位兄长也认为,该我来说这件事了?”

 王勃也不是个吃亏的,最关键的是,他还很自负,又有些夸夸其谈的爱好。

 原本呢,他也是准备自己来开这个头的,但是,也想看一看众人的反应。

 却没想到,他们竟然全都和他意见一致。

 那就由不得他这位后辈来显摆一下了。

 “还请子安代劳。”

 要不说,有的人可以一步登天,成为太子宾客,有的人却只能身居高位,望梅止渴。

 别人还都扭扭妮妮,不好意思,李敬玄已经先一步站出来让贤了。

 这一下,王勃终于心满意足,他转向刘仁轨,而后者,也正在以观察有意思的后辈的眼神在看着他。

 怪不得太子这样喜欢他,确实是个活泼的妙人。

 “刘将军,圣人允许了鄱阳王入京朝见,这不是一件天大的事吗?”

 “最奇怪的是,天后竟然也答应了!”

 “真不知她这葫芦里究竟卖的是什么药。”

 在刘仁轨的府上,众人一向不需要斟酌用词,因为,刘仁轨看似对谁都恭恭敬敬,尤其是对天后也表现出了十足的敬畏。

 但其实,作为一位久经沙场的老将,刘仁轨的心眼子和防范心理都非常强。

 就他这个宅院,就在这个厅堂之中,身边负责伺候的人,本来就少,而这些人,每一个都是经过了刘仁轨的亲自选拔,认真考察的。

 全都是靠得住的心腹!

 他们,都能够保证朝廷大员们的谈话不会被泄露出去。

 这一点,对于各位大员来说,其实非常重要。

 平康坊、崇仁坊之类的娱乐场所众多的里坊,当然也是聚会谈话的好地方。

 但是,那里毕竟人多眼杂。

 再安全的地方也赶不上自己家,所以,很多重要的决定还是要几个人坐下来,认认真真的在府中商议。

 而这个时候,动辄成百上千奴婢的朝廷大员的宅院,这么多的人,如何能保证他们都对主君忠心耿耿,不会多嘴把这些消息往外传,这可是个难度很大的问题。

 好在,刘仁轨已经解决了。

 于是,就算是朝廷察觉到,他们这一伙人又在刘将军家聚会,也无法知道内情。